返回第四十三章 似梦非梦(第1/2页)  凝兰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眼已是十五年过去,凝儿已长成翩翩少年。

    朱行武中年得子,之后又再无子嗣出生,全家老少可谓是对凝儿呵护有加。凝儿三岁时,朱行武就亲自教凝儿开始习武,五岁时专门请来先生给凝儿启蒙。方老爷家也只有五个女儿,更是视凝儿为己出,把自己布阵之术也倾心教给凝儿。朱凝儿可谓是琴棋书画c诗词歌赋无所不会,武术c布阵小有成就。

    “凝儿弟弟,你看我这幅画怎样?帮我题首诗呗!”说话的是个窈窕少女,此人正是方正的四女儿方娴雅,与凝儿订亲的那位。

    “娴雅姐姐,我怎敢评论你的丹青,再给你的画作题诗,论才识我可不如你,你就别笑话我了!”翩翩少年走到少女面前,谦逊的说到。

    凝儿的话一点不假,方娴雅虽为女子,但方正膝下无子,所以对这个女儿也是特别培养。再加上凝儿天资聪慧,方正怕自己女儿与凝儿差距太大,于是方正请来先生c绣娘和乐师教自己的两个小女儿,但只有这四女儿特别用心。

    这方娴雅除了人美c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有一手好刺绣的活。此女,可谓是方家的骄傲。名声在附近几个州府,不能说是家喻户晓,但也是书画界和刺绣界的名人。特别是她弹的琴,可谓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凝儿弟弟,你就帮我看看嘛!我可绘制的是你最喜爱的那株玉瓣兰哦!”婷婷玉立的少女,有些撒娇的说到。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朱府的后花园里,各种花草齐放,红黄蓝绿煞是好看。流水c假山c亭台间,最多的还是那一盆盆兰花。凝儿酷爱兰花,从懂事时就喜欢看着兰花入迷,这或许是因他身上有兰花胎记的原因吧!朱行武夫妇看儿子这样喜欢兰花,也是帮儿子买来各种兰花品种,种在自己家的前厅后院。

    兰与梅c竹c菊,并称花中四君子。

    兰花,生长在深谷茂林c山涧泉边,芳香清幽,淡雅脱俗,既有谦逊之表,又有不阿的气节,素有“王者之香c空谷佳人”之美誉。无论帝王将相c朝士布衣c诗人词家c缁流羽客,多以兰比喻穷且益坚的君子和淑女,称赞它的高尚品格,高雅的风姿。

    《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当一些势利和功利的人们还在为功名利禄熙熙攘攘之时,空谷幽兰依然坚定自己的操守。有诗歌之“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古往今来来,人们爱怜兰的性格气质。长辈给女孩起名之时,无论叫春兰还是秋兰,无论称兰还是蕙,就寄托了对其蕙质兰心性格和气质的希望,代表了对兰的审美情趣,赋予对兰的情感寄托。好文好书称“兰章”,知心朋友谓“兰友”;王羲之就曾在兰亭挥毫泼墨,有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以兰赠友,以兰探病,以兰敬师,以兰陪嫁,成为时尚。与兰为伍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吟之过后转为唱,于是有了京剧梅派青衣王艳的那组京昆组歌中的《梦兰》:

    芳草奇石两相缘,半是娇羞半是甜。暂把幽香寄雅室,且将凝露写春山。

    梦里依稀美人泪,池边犹存君子兰。右军遗墨今何在,岁月如歌思渺然。

    朱行武夫妇也甚是喜爱兰花,又因凝儿出生就有兰形胎记为伴,更是爱屋及乌的把兰花当成宅院中必不可少的花草。

    或许是凝儿给朱家带来了福气,朱行武这十来年内,虽还为县尉,但在生意经营上却蒸蒸日上,生意是越做越大。能给自己子嗣创下一份大家产,到时儿子再能取得功名光耀门楣,这让朱行武夫妇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了钱,自然府邸也要扩建一番。

    朱家发达了,昔日的好友兼亲家翁方正自然也跟着一起发达,两家合伙在附近府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