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第二次大凌河之战四(第1/2页)  肱股明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闻到金州受难,留守盛京的老代善紧急领着正红旗及一些归附的蒙汉联军一万余众赶来,但却没有见到明军半个身影,只有残破被毁的金州城而已。

    代善领着大军入到城内,从复州,盖州先行赶到的金兵援军已先行赶到这里,他们在此已修复了城内的残檐断壁。

    “末将参见王爷。”

    援军的统领过来迎接代善,在城门口处便见到了他。

    “明军到何处去了。”代善很是郁闷,他带着人气势汹汹的杀了来,以为会有一场艰难的攻城战斗,却不想来了以后,没有见到半个明军的声音。

    “报告王爷,我们来时就已没有看到明军,只留了一个被毁的金州城。”统领回答道。

    “这群狡猾的明人,肯定是先期预感到了我们的到来,怕敌不过,就先逃了!”说着,代善一阵气恼,这支明军剽掠如风的打法,如他一般遇到的明军很不相同,到是与皮岛的毛文龙的战法有几分相似。

    “难道是东江镇的明军来了。”

    代善有些怀疑,却又摇了摇头觉得不太可能,从最近归附而来的尚可喜军哪里,金国就已经得到了明朝驻扎在皮岛的军队,自从失去了毛文龙这个主心骨以后,便一直陷入到了内乱纷争当中去了,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来辽东作乱。

    他当然是不知道陈渊上任辽东督师以后,有大力整治过东江镇,现在的东江镇明军再也不是毛文龙那批的军队了,他们出身山匪,比之毛文龙更加擅长游击,在山东时就将此战法运用的游刃有余。

    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是游击的最高智慧,陈仁中准备用此战法,配合着明朝的水师,转战于辽东半岛的各个战场。

    但现在,一封陈渊的信件,却是让他有些犯了难。

    在这封信中,陈渊向他阐述了当前明军在辽东的战局形式,大凌河城被皇太极的几万大军团团包围,至今情况不明,从溃逃回来的士兵哪里得知,大凌河城已危在旦夕,他不得不要提早出军救援了。

    而为了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陈渊要求陈仁中,改变游击的战术,依靠着旅顺坚城,将金军的一部分火力吸引过去。

    陈渊作这种考虑,是因为在辽东半岛这片不大土地之上,游击战相比较攻城战,还是吸引的火力不够,金军大都都是骑兵,而东江镇是步卒,而且单兵的战斗力也远在明军之上,在这面战场上打游击,金国完全可以用少数骑兵,快速机动,用更为灵活的战术对付明军。

    但攻城战可是不一样,金军的骑兵完全发挥不出优势,唯有通过堆人,才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

    现在去对付陈仁中的,也只有原驻扎在盛京的代善而已,实际参与大凌河城围攻战中的皇太极部署,却是没有半点移动,这明显没有达到陈渊想要的预期效果。

    “都督,万万不可,正面对敌金军,我们是没有半点优势的啊!”张魁阳在榆园时,就见识过金军的恐怖,所以一直不敢正面面对金军的主力,陈渊要求他们依托城池去吸引金军的大部,对他来说,简直是与自投罗网没有区别。

    现在,就要看陈仁中的态度了,这位出身山匪,被陈渊一手提拔上来的新晋明军武将,是选择做毛文龙那样孤悬海外的独立王国,还是顾全大局,做一名忠心耿耿的大明将领。

    “下去准备吧!”

    “都督……”

    “下去!”陈仁中痛苦的作出了最后的选择。

    ……

    在陈渊在做辽东半岛战场的准备同时,他又开始考虑在金国后方开展第三战场。

    据陈渊估计,金国现在四处出兵,其大本营必防备空虚,在盛京辽阳一带兵力肯定是不多的。

    于是他便通过东江镇与朝鲜联系,期望他们趁此时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