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战术训练(第1/2页)  秦明的篮球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冰雪消融,春暖花开,转眼间就来到了2002年四月。

    确定了秦明的实力后,国家队原本的奥运会计划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原本国家队的计划是,在92年这一届锻炼球员,尽量去拼下一场胜利,但现在有了秦明,国家队就觉得有必要争取下更高的目标比如小组出线了。

    至于打败梦之队这种目标别说中国队了,就算那些欧洲球队加个秦明也不敢这么说。

    用旧的战术看待秦明,他的作用就只是个最顶级运动员而已。

    蒋兴权也深知这点所以国家队没有集结的时候,他一直在研究适合秦明做中轴的新战术。

    但新战术又岂是那么容易就想出来的,蒋兴权觉得自己头发又愁的白了一多半。

    秦明也没敢让蒋兴权自己瞎想太久,万一他想到一个自觉不错的战术并且完善出来,那他脑海中真正适合的小球战术岂不是就被废弃了。

    那可不行,毕竟小球战术是被历史证明了有效的。

    秦明先是看了一大堆nba以及欧洲亚洲篮球的视频,然后又像模像样的研究了一番国家队跟辽省省队的战术之后,把自己写出来的战术交了出去。

    蒋兴权最初并不相信秦明能做出什么好用的战术,在最初看到战术的时候蒋兴权也的确这么觉得的。

    但秦明的战术写的很细致,耐着性子看下去的蒋兴权,越是深入,越是感觉到这个战术确实有可行之处。

    又等了两周后,位于全国各个篮球俱乐部的国家队队员们纷纷收到了国家队新的训练章程。

    这个章程上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所有人一起练三分球!

    就连王治单跟单涛的中锋位置也要练三分球,更不用说其他位置了。

    中锋练三分球在这个年代可谓天方夜谭,别说球员,各省部门的教练首先就坐不住了。

    他们无法允许自己的内线球员练三分球,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纯粹就是在浪费时间。

    但蒋兴权这边对于计划的施行显然是早有准备,很快他分别联系了各省级篮球队的教练们,求他们应下了新的训练计划。

    至于训练。

    对于从未练过三分球的内线球员们来说,三分球看起来似乎颇为困难,但随着秦明的小球战术一起交出去的,其实还有一份他这些年来“自己琢磨出的”练习计划,在训练计划开头,秦明就保证道:“亚洲球员,即使是内线中锋也有着非常好的投篮基础。只要球员们认真训练,大部分球员至少能在正式比赛里保证30到35的命中率,而这个命中率已经足以在比赛中产生影响,达到目的了!”

    虽然对秦明的信誓旦旦有些疑问,蒋兴权最终还是全盘启用了秦明的计划,队员们在全国各地开始了完全不同于这时代的篮球训练。

    而秦明自己的训练,他也在加紧熟悉自己的身体,脑海中被塞进了两个超级巨星的能力,虽然让他在最初面对国家队球员们的时候好好展现了一把自己的实力,可要说他跟这些能力,跟这些身体的契合度是很低的,突然拥有跟记忆中完全不同的身体条件甚至篮球技术,他不可能马上就发挥出百分之百的实力,所以这段时间里,他的训练表面上只是较为普通的对抗力量跟内部比赛,实际上他一直在暗中熟悉着自己的身体。

    至于训练的强度嘛,不论省队还是国家队,勒布朗詹姆斯跟库里二人的训练强度又岂是中国这些球员们能与之相比的。

    而秦明的存在,他的这些训练也给球队带来了很正面的影响,不论省队还是国家队,当身边有这么个优秀到别人无法望其顶背的球员,同时努力竟然也是全队第一的时候,队员们本身的努力也被调动了起来。

    改变的成果也非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