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大宗师的风采(完)(第1/2页)  隋唐烈,有酒无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亮是整个震州年岁最长的大宗师。他的师傅是董仲舒的亲传弟子吕步舒。

    吕步舒是董仲舒的四弟子,汉武帝时期官至长史。

    武帝时,董仲舒居家写《灾异之记》,适逢辽东高庙发生了火灾,主父偃把书上奏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让学者讨论,以为该书讥讽朝政。

    吕步舒被主父偃迷惑,不知是董仲舒的作品,批评此书是“大愚!”。

    董仲舒被判死罪,后幸得汉武帝赦免。

    董仲舒因此写文痛诋吕步舒。并将吕步舒放逐出汉州。让他前往当时还是混乱不堪的震州,传扬儒家道统并追查魔门苍璩余孽。

    王亮是吕步舒来到震洲后收的最后一名弟子,也是吕步舒的关门弟子。

    王亮见证了震洲的发展,也见证了四教兴起的整个过程。

    王亮的天资也许算不上天骄之流,但是王亮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活得久,勤能补拙。

    在王亮的老师和他的那些天之骄子的同门或死于刀兵或寿元殆尽之后。

    王亮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震洲儒门的顶梁柱。

    由于王亮平日行事低调,因此,关于他出手的记录并不多。

    再加上和王亮同时代的人,除了在王亮江湖生涯的晚期,出道的毕伽罗,其他人几乎死的差不多了。

    所以王亮的武功到底有多高没有人知道。

    因此,众人顺着碧瑶的话,希望通过王亮的这一次出手,探一探王亮的底。

    王亮心知此时不出手已是不行,在场的四大宗师,三个人已经出手了。

    如果这个时候他还不出手的话,一方面会让其他三名大宗师感觉自己在轻视他们,另一方面也会平白弱了声威,如家在陈国的势力,经此一役,已经损伤殆尽。

    如果王亮此时弱了声势,那么儒家就会被陈国其他三教排斥在外。朝堂上的布局,关系到王亮成道的关键,不容有失。因此,王亮不得不动用雷霆手段,震慑其他三家。

    “呵呵,你们呐既然想看,那我就献丑了。”

    王亮呵呵的笑了起来,缕着山羊胡子柔声说道。

    一边说着,一边爱着稳健的步伐走向狼群之中。

    王亮从怀中掏出一支狼毫毛笔,笔名春秋。

    随着王亮向前迈进的步伐,淡淡的墨香在空中飘散。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

    王亮一边走,一边大声朗诵起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关于天人感应的语句。

    本身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为了树立皇权威信,同时对皇权进行限制的一种观点。

    在这个武林世界中,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又多了一层新的概念。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得成道武学。当年董仲舒在突破武圣的时候,将自身的道与理融入了天地之中。纳天地于今生,融己身于天地。

    在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董仲舒创造出了天人感应这套绝学。

    天人感应心法,修炼者可以在修炼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神魂与天地意志相融合。

    凭借天人感应的心法内功,在一定范围内创造出一片归属于自己掌控的天地。

    在这片天地中,修炼者就是天道,天道就是修炼者。

    天地的范围随着修炼者功力的增强而扩大。

    随着王亮的朗诵,在王亮周身五丈的范围内,天空飘起了,淡淡的,墨色的梅花。整个空间的天空出现了无数文生学子在朗诵诗书。

    淡淡的墨香,漆黑的梅花以及学子的朗诵,影响了狼人的嗅觉,视觉还有听觉。

    而视觉,嗅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