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袁绍取冀州(第1/2页)  三国之丕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反董卓联盟,已经到了瓦解的最后时刻。

    曹操放弃了讨董的打算,因为他心里有数,函谷关根本不可能攻下,于是他也开始和其他诸侯们一样,一样安静,一样一言不发。

    曹操不说话了,其他人更是乐得受用,整个联军大营,从最初人人都歇斯底里大呼讨董,到如今完全无视董卓,提都不提一下,好像自己是来旅游的一样。

    陶谦前来见袁绍,要求回徐州,袁绍没有阻拦,任其自离。

    之前孙坚的离去完全是像逃跑一样,袁绍乘机大骂过孙坚,但此一时彼一时,陶谦离去,袁绍比谁都要爽快。

    这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他各路诸侯纷纷要求回自己的管辖地,到最后,连公孙瓒和韩馥都要求回去了,袁绍这时候只好将剩下的几路诸侯召集起来,将之前自己那套话搬出来说了一通,自己也带兵回去了。

    自此,十八路诸侯正式解散,而时代也从天下反董,跨越到了下一个时代——群雄逐鹿。

    “丕儿,我们与董卓的关系马上就要正常化了,徐荣这个人,父亲想用。”曹操向曹丕问道:“徐荣在荥阳一带,名声不错,待民还过得去,而且他带兵的水平,为父看得出还不错。”

    “父亲,孩儿认为徐荣可堪一用,他有独立的部队,都是精锐的西凉骑兵,而且他本人的才能,也不失为一员良将。”曹丕说到这里,忽然想要去招揽徐荣,于是兴奋的自告奋勇道:“孩儿去劝降他吧。”

    身为一个穿越者,怎么能不去招揽天下人才,更何况是一个这么触手可及的名将。

    劝降徐荣只是自己的第一步,自己未来还要劝降更多的名将,以铸就自己的大业。

    曹操笑了笑,说道:“不必了,徐荣自愿投降,携带部曲,他已经成为我的部下了,我问你这个问题,不是征求你的意见,而是来通知你的。”

    “太好了。”曹丕嘴上这么说着,但心里还是有点不爽,自己亲自劝降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不过,这倒也好解释,徐荣这个人一心向汉,他本不是董卓旧部,原只是一名汉将,董卓进京后,徐荣只能降伏于董卓,毕竟胳膊弄不过大腿,在汜水关以西还没谁能拧的过董卓。

    历史上,徐荣后来在董卓死后,又重归汉室,但是当李傕郭汜杀回长安时,王允自杀,吕布逃跑,其他人都投降了,只有徐荣固执的战死沙场,这个名将的宿命,是为汉室而死。

    曹丕以为,他和自己是一路人。

    初平二年(191年),群雄割据,原先的统一反董的趋势变了,现在的大势则是群雄争相攻伐,反倒把董卓晾在了一边。

    在冀州,第一场大戏上演了。

    渤海太守袁绍一直想吞并冀州,实力也不输韩馥,兼有颜良文丑,但贸然开战,袁绍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所以,他书信北平公孙瓒:“你是个太守,我也是个太守,困守区区一郡,与我二人气量不符,韩馥暗弱,当瓜分其地,取冀州,你得一半,我亦得其半。”

    冀州沃土,公孙瓒早已垂涎已久,收到信后,公孙瓒便率领部下,鼓噪进兵,攻打冀州。

    公孙瓒虽为郡守,但他手下精兵极多,韩馥虽有兵力优势却抵挡不住,这时韩馥命手下幕僚荀谌出马,会见韩馥。

    这荀谌也是出自颖川荀家,他的才能不在荀彧之下,见到韩馥之后,三言两语,威逼利诱,竟吓得韩馥主动献州。

    堂堂一州之主被一个郡守的幕僚吓得献州,这可是千古奇闻了。

    随后袁绍得到了冀州这片肥沃的土地,正式取得了与自己名声相匹配的势力,当公孙瓒派自己弟弟来要求分地时,袁绍明面拒绝,接着就派部下将其击杀,并自称自己是董卓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