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择生(第1/2页)  徽山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鳌山村是一个坐落在北川西北小山群中的一个自然村,位置处在半山腰的附近,如果不是当地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熟悉环境来带路,杨煜甚至都不知道这有个村子!

    鳌山村是国家级贫困村,虽然还不至于到新闻中那种高居千米高峰上,孩子上个学都要冒着危险爬天梯的那种村落困窘,但日子也决计不能说好过。

    为了扶贫,市里面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组织村子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把村子里四十岁左右的壮年妇女介绍进市里的纺织厂等等,但终究无法全部照顾到,毕竟北川的贫困村不少。

    加上周遭地理环境恶劣,想要真正的完成脱贫致富,实在是太过困难,市里面也就渐渐的不在投入精力,只是指示民政局方面留心关注一下,不要出现特别困难,甚至饿死人的事情发生就成。

    鳌山村大多的青壮年都漂泊在外省务工,一年都难得回来一回,自然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每天上学大概要走好几里山路,每天上下学对体能的消耗实在是过大,考虑到孩子又都在长身体的阶段,消耗一大,吃的就多,家里老人干脆就不让孩子上学了。

    当杨煜坐在拖拉机斗子里听到乡政府人员的介绍后,完全懵了,头一次听说这么奇葩的退学理由。

    “那就这么着了?”

    乡政府陪同进村的有一个副乡长,戴着眼镜四十来岁,但是看起来更像是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干瘦干瘦的,闻言苦笑道。

    “乡里知道后也想过解决办法,但是乡里就两所小学,市县两级的教师大多都不太愿意来这教书,分配了几个,加上零零散散的支教老师,每天都会分到不同的村子里去教学,苦啊。”

    杨煜缄默,同时也对这些愿意扎根这般环境教书育人的老师升腾起一阵敬意。

    “我这次同教体局,民政局的领导一起来这,目的就是把这些孩子接到市里面去。”

    杨煜组织一下语言,诚恳的说道,“与其让孩子们在大山里虚度光阴,长大重走父辈老路,只能靠进工厂做工为生,倒不如学一门手艺。”

    副乡长干巴巴的回了一句,“踢球也能算手艺?有啥子用哦。”

    对这个扎根基层几十年的干部,杨煜还是很尊敬的,毕竟市里的这种干部哪个不是油光满面的。

    “就算踢不出来,这几年我们学校也会承担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总比在村子里要好的多。”

    杨煜拿出规划书递过去,“我们做了明确的规划,孩子除了学习踢球以外,每天会有三个小时的语数思想品德学习,再不济,几年的时间也能教会孩子们看书识字,不至于成为文盲。”

    副乡长没有看,在颠簸的斗子里也看不舒坦,直入主题的问道,“我听马科长说,你们这还打算给孩子生活费,一个月能有三百块钱,真的假的?不会让孩子干什么出力活吧。”

    杨煜顿时急了眼,“赵乡长您这什么话,我这次来确实是真心想给咱们大山里的孩子一个好的未来,怎么会让他们干活呢。”

    坐在杨煜旁边的民政局马科长也插话道,“老赵,你这可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杨老板这次可确实是一心为了扶贫来的,再来之前,杨老板跟我们教体民政局都开了大大小小七八次会,就孩子的发展和未来达成了一致的规划,那是真心实意的为孩子们好。”

    赵副乡长这才算踏下了心,连说几句抱歉后,马上又问了一句,“那女娃子来?”

    “都接走。”

    杨煜大手一挥,“虽然我们学校没有开设女子足球课,但是权当来上希望小学了,除了没有男孩子的三百补助外,其他的生活保障我在这跟赵乡长您保证,一定足额足量的让孩子们吃好喝好,营养绝对跟得上。”

    这一下打动了赵副乡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