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 大不了朕一人独战天下便是!(第1/2页)  帝秦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招贤馆中的大道上,胡亥又一阵大笑,进而感慨:“大势虽一如战国,却也再也没有诸子百家争鸣,诸子齐出,坐而论道的学术泛滥之境了!”

    尉缭闻声默然:“始皇逐儒家博士,李斯毁百家之学,巍巍大秦只留下一家之说。坐而论道,非战国之世不可。”

    坐而论道,士战天下。

    这需要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时间来孕育。春秋战国七百年,方才孕育而出了士战天下的精神。

    一个又一个惊才绝伦之辈横空出世,一时间激荡风云。诸子百家,名臣强将,简直犹如漫天繁星,多不胜数。

    可惜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统一。这样孕育文明与精神的沃土,将不会再有。

    念头翻滚,胡亥清楚大秦帝国是华夏文明的正源,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无疑是华夏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c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

    然而,创造奇迹的同时也代表大规模的毁灭。

    “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念头一闪,胡亥幽幽一叹:“在这个大毁灭,大创造的年代,必然伴随着奇迹与遗憾。”

    “诸子百家兴盛百年,天下一统于秦。而秦以法治国,自然会尊法贬斥其他,这是必然。”

    “况且李斯并没有做错,统一的帝国,治国学说自然要坚定一门,而不是政出多门!”

    “黑六!”

    墙外疾步走进一个老内侍,躬身道:“陛下何事?”

    “即刻整治酒肉来,朕要在招贤馆与国尉,左相等人坐而论道。”胡亥微微一笑,心头思谋迭起。

    老内侍答应一声,疾步走出。胡亥回头笑道:“国尉,招贤馆繁华大气,堪比朕的咸阳宫。求贤令颁布三月有余,却未见一人,当真是莫大的讽刺。”

    说到这里,胡亥仰天大笑:“天下士子何其愚也,我大秦浩荡千里,坐拥关中王霸之基却看不出来。”

    尉缭捋了捋胡子,揶揄笑,道:“陛下,终究是本色难改。”

    喟然一叹,胡亥一摆手,道:“红日清风,今日你我君臣在这招贤馆畅饮畅谈一番如何?”

    “陛下,此言大善!”尉缭等人起身深深一躬:“当畅谈一番,以明胸中长策!”

    重新入座,尉缭笑,道:“陛下,大秦帝国自孝公之时,商君变法开始,便以法治国。”

    “至于始皇之时,又有《韩非子》流传于世。陛下以为大秦帝国,以法家何种形式治国?”

    尉缭这一番话,问的很有技巧。胡亥与张苍等人同时一愣,默然良久,胡亥一字一顿,道。

    “商君以法,申子以术,慎到以势。韩非子取法术势,从而集法家大成!”

    说到这里,胡亥幽幽一叹:“大秦帝国法治到今日,已经是法c术c势并存。以法成制,以势驭国,以术治臣。”

    对于这一点,胡亥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早已经心知肚明。

    深深看了一眼胡亥,尉缭笑,道:陛下以为,大秦帝国当下当如何选取?”

    “以法成制统御天下百姓,沙场争雄树立威望,以成就君主之势驭帝国,以申子三术御臣下。”

    “噫!”尉缭一声惊叹,忍不住,道:“陛下知道申子三术?”

    闻言,胡亥悠悠一笑:申子三术,即倚愚之术,破君之术,君不破之术。”

    “不欲明言,装聋作哑,藏于无事,窜端匿疏,此乃依愚。一臣专君,群臣皆蔽,言路堵塞,则君自破,此乃破君。”

    “明君不破,使其臣如车轮并进,莫得使一人专君;正名而无为,犹鼓不入五音,而为五音之主,此为明君不破。”

    乍闻之下,尉缭脸色变得凝重。坐直身体,肃然正色:“陛下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