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专制魔王墨索里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希特勒尚有约束的作用。因为他也在想方设法染指奥地利。陶尔斐斯遇害后,意大利这个独裁者,曾乘飞机到威尼斯,接见和抚慰在那里政治避难的奥总理遗孀,那时意大利的大军在奥地利南部边界集中,曾对希特勒的侵略造成严重的障碍。但现在到了1938年初,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已结成fǎn gòng同盟;在对方侵略扩张方面,双方已经达成了默契,要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如今这两个法西斯头子已把西方列强看透了,只要暴力行为没有直接攻击到他们本身,他们就“恪守中立”。因此希特勒在奥地利问题上更加有恃无恐了。   1938年2月12日,纳粹元首传唤奥地利总理许施尼格到贝希特斯加登去。奥总理服从命令,同他的外jiāo部长施米特一起去了。根据许施尼格《奥地利安魂弥撒》一书的记载,双方进行了如下一段对话:   希特勒:“我只要下一道命令,一夜之间你们边界上所有那些可笑的虚张声势的东西都将完蛋。你当真以为你能挡住我半个小时以上吗?谁知道也许我将像一场春天的风暴似的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在维也纳,那时你就会真正体验到点什么了。我非常愿意使奥地利不要遭到这种命运,因为这样一来,就会有许多人丧命。军队之后,褐衫队和‘奥

    地利兵团’也要跟着来的!谁也不能阻止他们报仇,甚至连我自己都不能。你要把奥地利变为第二个西班牙吗?所有这些,如果可能,我是愿意避免的。”   许施尼格:“我将取得必需的情报和停止在德国边界建筑防御工事。当然,我知道你是可以长驱直入奥地利的;但是总理先生,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如你这样做就会引起流血。我们在世界上不是单独存在的。这种行动可能意味着战争。”   希特勒:“在这个时候,我们坐在安乐椅上自然很容易高谈阔论喽。但在这背后,有许多痛苦和流血的事实存在。许施尼格先生,你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吗?你不要相信世界上有什么人能阻止我的决定!意大利吗?我和墨索里尼说得明明白白:我和意大利保持最亲密的关系。英国吗?英国不会为奥地利动一个手指头..法国吗?算了吧,两年以前,我们以少数部队开入莱茵区那时我冒了很大的险。如果那时法国军队开入莱茵区,我们或者早已被迫撤退了..但到现在,对法国来说,这样做已经太迟了。”   稍后,希特勒再次接见奥地利总理。“我再对你说一遍,这是最后的机会!”纳粹元首声嘶力竭地说,“我希望在三天之内实施这个协定。”在德国约德尔将军的日记中作了如下的记载:“许施尼格和施米特再一次受到了最严重的政治和军事的压力。到晚上11点,奥总理被迫签订了这个‘协定草案’。”于是德国大使巴本陪同许施尼格一起坐着雪橇经过白雪皑皑的公路回到萨尔茨堡。在路上,巴本向他解释说:“是的,元首会是什么样子,现在你已经亲自体验过了,但你在下次来的时候就会舒服得多。元首是真正惹人喜欢的。”   正当希特勒对奥地利施加压力时,墨索里尼作为奥地利的朋友和“保护人”,派人给许施尼格传了个口讯,说他认为奥地利在贝希特斯加登的态度是正确而又巧妙的。他保证意大利对奥地利问题的态度绝不会改变,明确表示他个人的友谊。2月24日,奥地利总理自己向议会致词,欢迎同德国解决纠纷,但又相当尖锐地强调,如要有越出协定具体规定的情形,奥地利决不接受。3月3日,他经奥地利驻罗马的武官jiāo给墨索里尼一封密函,通知意大利领袖,说他打算举行公民投票,以加强奥政府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并希望得到意大利领袖的支持。   24小时后,墨索里尼就公民投票问题,向奥总理提出警告说:“这是一个错误,如果投票有满意的结果,人们会说是伪造的。如果结果不好,政府的地位就受不了;如果结果是没有决定xìng的,则投票毫无用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