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天下精兵出丹阳(第1/2页)  我爹孙仲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国,丹阳郡。

    丹阳郡是原本的江东六郡之一,更是吴国军事经济重镇。

    三国时期,丹阳郡又以“丹阳兵”闻名于世。

    曹操曾言道: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丹阳兵之勇可见一斑。

    西汉时期,汉武帝曾令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以使他立下足以封侯的军功。

    为了能够顺利打败匈奴,汉武帝委派了很多经历战争的将军或者是将门之后辅助李广利。

    这其中就有名将李广之孙李陵。但是,李陵看不起李广利,不想与其为伍。

    于是,李陵准备效仿霍去病,请求主动进攻。

    汉武帝壮其志,并委派路博德作为他的援军。

    事实上,汉武帝的真实意图是让李陵作为诱饵,牵制敌人,以便李广利一方能有机会击败匈奴。

    而李陵敢于请战的资本,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丹阳兵。

    在后来,李陵率领五千丹阳兵遇到了匈奴的主力。

    两军迅速鏖战在一起,一番战斗下来,以骁勇著称的匈奴主力,死伤的人数居然是李陵所部的数倍。

    匈奴单于听说后大为惊叹,愤怒之余,便调集了各路大军,近8万的人马,誓要围杀李陵率领的丹阳兵。

    李陵浴血奋战,五千之兵最后只剩四百人,仍要与匈奴主力作殊死一博。

    而担任援军的路博德,耻于为小辈担当援军,竟坐视不理。

    最后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李陵只能无奈的投降匈奴。

    此战李陵虽然战败了,但丹阳兵却打出了威名。

    从此之后,丹阳兵就成了精兵的代名词,更有天下精兵出丹阳的美誉。

    昔日孙策就是靠着在丹阳募得的五百精兵,征战于江东各郡,才有了今日的吴国。

    所以吴国的上位者经常到丹阳郡征募士兵。

    今日也不例外,丹阳郡的郡治与各大县治都贴出了征兵的告示。

    然而这次征兵与往日不同,不仅仅是张贴告示着这么简单,

    还有建业来的官兵,在各县的人流涌动的地方进行宣讲官府下达的新政策。

    吴迁是吴国普通的百姓,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

    原本吴迁的家庭还算不错,家有良田,又有娇妻,膝下还有子女三人。

    可这一切自从诸葛恪征发民夫北伐之后,都发生了变化。

    吴迁的家庭只有他一个劳力,妻子体弱不习苦力,只能做些纺织和基本的小活,重活干不了。

    诸葛恪当年北伐,征发了大量的民夫,而且整个战争的时间还比较长。

    导致吴迁家庭大量的良田都荒废了,没有耕种。

    加之吴迁没有立下战功,没有获得国家的奖励,这就让吴迁这一家的生活变的贫苦穷困起来。

    可是当地的官府可不管你困不困苦,所有的税收与口钱一概都不能少。

    因为税收也是官府的政绩之一,收不上来税,就代表着有可能被免官。

    可是吴迁没钱啊,无奈之下只能把一半的良田卖了换钱,用于交税。

    然后交税剩下的钱用于度日。由于良田上年没有收成,钱财很快被用光,现在吴迁的三个孩子嗷嗷待哺,已经多日没有吃过饱饭了。

    吴迁没法子,只好偷偷上山授猎贴补家用。

    可惜今日的吴迁很倒霉,没有狩到猎物。

    没有猎物,就代表着今日没有食物,没有食物,那么妻子和孩子都得饿肚子。

    吴迁很是沮丧,回家的路上正巧看到了前方一群人把围官兵围在中间。

    似乎是官府又下达了什么新政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