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既定事实(第1/2页)  我爹孙仲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目前这个情况,吕据也不能直接向孙亮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吕据要避嫌。

    吕据和滕胤是连襟,吕据的妻子是宗亲孙奂之女,滕胤的小妾也是孙奂之女,所以吕据不能提有关滕胤的事,提出来能被宴会上的人喷死。

    只能寻找孙亮诏书中的漏洞,以此为突破口,劝谏孙亮。

    可孙亮提升的这些人,要不就是在任期内非常出彩的,要不就是吴国当下的名士,能算上突破口的就只有谭邵和岑昏两人。

    孙亮把谭邵从白身直接擢升为九卿之一的少府,这件事在吴国可能实行吗?

    绝对可能。

    因为吴国的政治情况,是典型的任人唯亲。

    就说陆逊吧,白衣渡江之前,陆逊已经娶了孙策的女儿为妻,算是和孙氏攀上了亲戚,所以孙权大举提升陆逊,除了陆逊的才能外,其娶了孙策之女也有重要的关系。

    在说滕胤,滕胤之前是会稽太守,由于尚了公主,所以孙权病重时期直接晋升滕胤为九卿之首,封为太常。

    最厉害的当属孙綝了,正史上孙峻死后将后事托付给堂弟孙綝,册封孙綝为侍中兼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受命代理主持朝政,接替孙峻掌控了东吴最高的权力。

    而在这之前孙綝是什么,是偏将军。偏将军在吴国的政治地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是低级将领,在孙峻死后,孙綝都能顺利掌权,可想而知,在吴国,你只要和皇帝攀上亲戚,鲤鱼跃龙门绝不是什么难事。

    那突破口只剩下岑昏了,自古以来宦官干政都是士族们最痛恨的,所以吕据知道,要是自己对封赏岑昏有异议,肯定会有一批士族们支持自己。

    于是乎,宴会上,吕据先是对孙亮作揖行礼,然后道:“陛下,臣有一惑,不知陛下诏书所言的司礼监掌印是何职?又所辖何事?”

    孙亮真是没想到,这种时刻了,还有人质疑自己的任命,不过孙亮不能回答吕据的话,因为这个话匣子一打开,孙亮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宦官干政对于百官来说本就不是什么好事。

    孙亮灵机一动,想到了后世与客户在饭桌上谈合同,客户总是推诿说今天只喝酒,不谈公事。于是孙亮道:“将军啊,今日朕设的私宴,卿等只管喝酒尽兴,休提国事。”

    吕据心有不甘还想再说,只见孙亮向吕据了摆了摆又道:“来,来,来,将军可愿与朕共饮啊?”

    吕据看到孙亮现在有些醉醺醺的,无奈之下,只好与孙亮举觥共饮。

    至于岑昏这件事,吕据还想在复提,可孙亮没有给他机会,吕据只要一开口,孙亮就只招呼吕据喝酒,全然不管吕据说了什么。

    ···

    宴会很快就接近尾声,今日对于百官来说,算得上是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大家几乎都得到了封赏,所以大部分百官都喝的还挺开心。

    翌日,孙亮又下诏书将大朝会推迟。

    孙亮这么做,是为了让他任命的这些人尽快到府衙赴任,只要这些任命已成既定事实,那么有些对任命不满的人在想提出异议,去改变任命,也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还有一点就是孙亮还很忙,很多事情孙亮还没做完。

    朝堂与军权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民心了。

    民心还算比较简单,给百姓点优惠政策不就行了吗?

    孙亮依稀记得清朝康熙为了稳定清朝的统治,说了一句永不加赋。

    这永不加赋适合吴国吗?那得先看看永不加赋是什么,永不加赋的全称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朝康熙时期,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无田者十九。土地兼并又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不少人丁聚而复逃,丁额缺,丁银失,财政徭役以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