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朝堂激辩。(第1/2页)  我爹孙仲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孙亮便又让全纪卖蜜塘的时候暂时不要收钱,只需要把家中的医书竹简拿来让全纪临摹几天,待临摹完毕后,在还给客人。

    蜜糖的主要客户大都是建业有头有脸的狗大户,一听到不收钱,只是把医书借给全纪临摹,便纷纷将医书竹简送来。

    送来医书竹简太多,全纪一个人也临摹不过来,只好找人来一起临摹。

    孙亮的意思就是,尽量把医书一类的东西都集中起来,以供太医和董奉们撰写《吴医》用作参考。

    这样的话,《吴医》才显现的比较可靠,全面。

    当然孙亮不止如此,不但将皇家藏有的医书都交给了太医和董奉,还发动孙鲁班,孙鲁育等皇亲宗族一起帮他寻找藏于世家大族的医书。

    全纪很快也从建业以及周边郡县买到了2000左右的人口,不过不是花了一亿六千钱,而是花了二亿多钱,把整个吴国京都区域的奴隶都买光了,导致人口贩卖这一行物价大涨,着实让孙亮心疼了一阵子。

    接下来,孙亮一直在找书,不断的往太医和董奉那里送,而董奉和太医们则开始接收全纪送来的学生,教授他们医术。

    时间来了到了建兴二年初,诸葛恪率领大军从东兴回到建业。

    孙亮早早的就率领文官百官,距离不到建业三十里的地方就开始等候诸葛恪的大军。

    孙亮多会演了,远远看到诸葛恪大军快要抵近时,便开始学习曹操见许攸那样。

    不顾形象的一路小跑至诸葛恪处,期间故意把鞋子和冕旒都跑掉在地,以显示孙亮的急切之心。

    孙亮见到诸葛恪先是把夸诸葛恪指挥如何如何牛逼,在表达诸葛恪对于孙亮与吴国有多么多么重要,总之就是一个宗旨,要把诸葛恪夸上天。

    然后夸着夸着就像孩子想念父母那样,孙亮又开始哭了起来,还且还跟上次一样,哭的眼肿脸红的。

    没错,这次用的还是大蒜。

    诸葛恪呢,豪不谦虚的接受孙亮的赞美,顺便还说有他诸葛恪在,魏国的司马师兄弟不过就是蝼蚁,不值一提。当看到孙亮哭的如此伤心,也开始安慰孙亮起来。

    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是孙亮跑过去的时候,诸军将领全都下跪问安,唯有诸葛恪没有下跪,只是作揖向孙亮行礼。

    这要是在平常也没什么,因为三国时期君臣之间没有那么严肃,在私下的时候说话方式就和普通人差不多,面对皇帝只需要作揖就可以了。

    但是在重要的场合必须要行跪拜礼,比如登基,皇帝大婚,祭祀等等。

    那今天这种情况算重要的场合吗?当然算,文武百官都在那看着,诸军将士也都在场,大臣们必须要向孙亮行跪拜礼的。

    虽然实际上孙亮只是一个傀儡,但名义上还是吴国最高领导人,孙权还没死多长时间呢,大臣们对皇帝还是比较尊敬的。

    很明显诸葛恪膨胀了。

    正常的皇帝看到诸葛恪这样,心里早不舒服了,但孙亮不会,孙亮知道诸葛恪这就是仗着自己立了大功开始花样作死。

    殊不知,诸葛恪越是这样越是会得到文物群臣的反感。

    果不其然,诸葛恪在回到大将军府后,开始乾坤独断起来,下达什么指令也不和其他辅政大臣商量,就是他自己说的算。

    然后,诸葛恪看到其他官员在他不在建业这段期间下达了很多政令,诸葛恪只要看到不合心意的就开始撤销其官职,更改其政令。

    弄得是百官怨声载道,对诸葛恪越来越不满。

    而孙亮准备在给诸葛恪添点柴火,好让他这团火烧的更旺,下诏:“丞相阳都侯(诸葛恪因功晋为丞相),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