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司马欲委罪于吾邪?(第1/2页)  我爹孙仲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站出来的说话的正是军中司马王仪。

    此战之败,主要原因是因为魏军方觉得以吴军的行军速度是不可能这么快抵达的,所以才会产生大意之心。

    谁曾想,北风骤起,吴军提前了两日抵达战场。天气这个玩意,在二十世纪时期人们都预测不准确,更别说三国了。

    那怎么办,战败了总得有人扛责任吧。

    底下人既然没错,那就是主帅判断失误,或者指挥不当了。

    司马昭听完王仪说的话后,恶狠狠的瞪着王仪,虽然嘴上没说话,心里早已经把王仪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

    王仪正目直视司马昭,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这下司马昭更气了,“噌”的一下拔出自己佩剑,并把佩剑放在了自己身前的案桌上,问道:“司马欲委罪于吾邪?”

    意思很明显了,王仪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要是在敢说实话,这把剑就送你归西。

    王仪先向司马昭作揖行礼,然后大义凛然的继续道:“诸将既无错,错必在主帅。”

    其实帐内诸将是挺感激王仪的,因为王仪要是不站出来,那么倒霉的就是这些领兵的,肯定要被司马昭追究责任。

    但感激归感激,众将皆能看出司马昭是真怒了。

    “啪”,司马昭听完当下暴怒的拍了下桌案,愤怒道:“放肆,来人呐,拖出去斩了。”

    “谢将军成全下臣比干之心。”王仪依然不屈不挠,说完拂袖而去,直奔刑场,一点也不畏惧。

    比干是谁?商朝著名贤臣,因劝谏商纣王,被商纣王赐死。

    王仪这是在骂司马昭如同商纣王一样无道。

    盛怒之下的司马昭,青筋暴涨,对着属官,从嘴里蹦出三个字;“碎其尸··”

    帐内诸将都知道王仪说的是实话,可一个个就这样看着王仪去死,没人敢出来劝谏。

    王仪虽然死了。但经王仪这么一闹,司马昭在想找人背锅是不可能了。

    不过这也说明,司马氏在魏国朝堂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稳固。也加剧了司马昭对于权力的渴望。

    ······

    魏国,洛阳,大朝会。

    司马昭的奏疏很快送到了司马师处。

    司马师也没隐瞒,将魏军战败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在大朝会上奏报给曹芳。

    魏国的群臣听完,可不像王仪那么有骨气,要治主帅的罪。纷纷要求贬黜领军的诸将。

    “陛下,臣以为,此战失利,诸将皆有责,但责并不大。若不罚,不明法,若重罚,群臣定不服。不如降爵留任,以观后效。”

    说此话的乃是司徒高柔,高柔在目前魏国的地位如泰山北斗一样,自曹操起便一直跟随,辅佐了曹氏四代君主。

    当年司马懿能够诛曹爽走上辅政之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魏国的老一辈大臣高柔和蒋济都支持司马懿。

    蒋济已经去世了,高柔还活着。高柔当然是站在了司马师的一边,毕竟曾和经司马懿一起出生入死。

    然而这次战败,司马师能够迅速稳定局势,除了司马师处理得当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像高柔这样的老臣支持司马师。

    “大将军以为如何?”曹芳对着司马师问道。

    曹芳已经习惯了,当年司马懿在世时,曹芳嘴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太傅以为如何?”甚至在司马懿病重的时候,胆小的曹芳依然不敢擅自做决定,竟亲自到司马懿的卧榻旁询问司马懿的意见。

    而现在,“太傅”变成了“大将军”而已。

    “陛下,臣有罪。”司马师跪在下首说道。

    “领军的又不是大将军,大将军何罪之有啊。”曹芳又问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