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齐王孙奋(第1/2页)  我爹孙仲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葛恪听到孙亮说“将军可自决之”,心下也是一惊,虽然看了看孙亮那些许幼稚又有些真诚的脸,心才放下不少。不过也真是没想到,新皇帝对自己这么信任。

    “陛下,先帝舍离万邦,全国臣民,莫不悲哀,吾世受皇恩,身受遗命,恐有损先帝之英名,自当以死报国,鞠躬尽瘁。故而忧虑惭愧,惶惶不安。安敢有非份之想。”

    诸葛恪俯下身子,极为恭敬的说道。

    切,这话说的跟诸葛亮出师表,差不多了,就差北伐魏国,以报先帝了。都是表达自己有多么的忠心爱国,其实呢,孙亮信吗?

    别说孙亮不信,随便拉个大臣问问,他信吗?

    “大将军,忠心可嘉,朕心甚慰。”尤是孙亮不信,也装作一副——恩,你就是我的大忠臣,我离了你我就不能活,的样子。

    这就是政客,即使心里已经把你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也得一副我是你至亲好友的嘴脸。要不怎么说,政客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

    诸葛恪提议武昌旧都修缮一事,在这个大朝会上全票通过了。

    接下来又议了议杂七杂八的琐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大臣说什么,提什么建议,孙亮总是一副只要诸葛恪同意,我就同意的模样,对诸葛恪是言听计从。

    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孙亮都是事必问之。表现的对诸葛恪极为尊敬。即使自己对一些事有些看法,也从不表露出来。

    经过这二次大朝会(第一次是孙亮登基),在大臣们眼中,说好听点呢,孙亮是一个谦虚,得体,广纳建言的明主。说难听点就是孙亮好像比较好骗············

    大朝会散后,孙亮偷偷叫全纪,把孙亮早已经写好了的手信交给了诸葛恪。诸葛恪看后赞不绝口。高兴的带着信,准备回家也去写信了。

    旧都,武昌。吴国齐王宫。

    “寡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寡人是吴国的齐王,看见寡人这把刀了吗?寡人的刀可不长眼。”孙奋拔出佩刀,指着他的属官谢慈,愤怒的说道。

    “殿下,殿下啊,请体谅下武昌百姓吧,殿下半个月内四次狩猎,百姓实在不堪重负啊。请殿下看在先帝的面子上,不要在狩猎了。”谢慈跪在孙奋身旁,苦苦哀求道。

    孙奋,孙权第五子,受封齐王,居武昌。武昌是吴国龙兴之地,又是吴国旧都。能封在这样好的位置,孙权算是善待孙奋了。

    君不见,西汉时期长沙王刘发,受封长沙,当时长沙穷困,刘发作为儿子也不敢向汉景帝讨要好的位置。

    只好在去长安为汉景帝祝寿的时候。跳了一个动作别扭的舞蹈,惹得众人大笑。汉景帝不解,便问他。刘发道:“臣国小地狭,不足旋。”景帝便将武陵c零陵c桂阳三郡交于刘发。

    可见,能封在武昌,孙奋算是比较幸运的。

    可是孙奋天生是个好玩的主,特别喜欢狩猎,作为王爷,出行狩猎可不是一般人拿个弓就能去的了。

    首先要封山,其次,百姓要把猎物团团围在一个范围之内。然后王爷出行,随行者少则百人,多则万人,守卫王爷的部队大概三千余人。(吴国的诸侯王是有自己王直属部队的)

    一次两次狩猎可以,半个月多达四次,对百姓来说负担太重,首先百姓们是没有工资的。都是义务劳动。其次你孙奋可以天天狩猎,你是王爷不愁吃不愁穿,百姓不务农了,不干活了?不务农,不干活吃啥?等着饿死啊。

    所以才有以上这一幕。

    “滚开,再多说,寡人就先杀了你,再去狩猎。”孙奋本来心情挺好,这个谢慈整天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真想一刀宰了算了。

    说完,孙奋径直走出宫殿,还没走两步,就见到傅相急忙跑过来,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