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小人书(第1/4页)  帝乡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莫轻言走出公园,走向回家的公路。

    心里还在回想刚才的事情,越想越觉得有些古怪,不过事情已过去,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不过那块似玉非玉c似石非石的东西好像有些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莫轻言边走边回想,走着走着,忽然脑海里闪过一件事来。原来自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事情一下涌上心头。也许是今天脑袋忽然很清醒,当年许多忽略的事情,现在突然记起来了

    那年他才六岁,住在乡下外婆家。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又要带只有两岁的妹妹莫轻柔,只好把他送到外婆家。

    外公刘兆山是一个乡村赤脚医生,行医三十多年,在附近十里八乡都非常有名。哪家有个伤风感冒c跌打损伤什么的,都会来找外公看。而外公所用的药几乎都是自己种的或采的草药,只有很少的药才会去八十里外的县城采购,附近的人都称他“刘草药”。

    可惜外公文化低,小时候连学校都没进过,几次去考行医资格证,都没考上,后来心也就淡了,不再提考试的事了。虽然外公没多少文化,但是家学渊源,据他说,传他这里都是第十几代了,先祖曾有数人成为朝廷太医院学士。而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对中医的许多医书却能倒背如流,对《汤头歌诀》c《黄帝内经》c《伤寒论》c《本草纲目》等古代医书c药性歌诀滚瓜烂熟,信手拈来。

    外公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教莫轻言一字一句的背诵,外出出诊的时候也把他带上。外婆经常就对外公说,三个儿女都不愿学这些,现在又来教孙子,你还没把气呕够不成?

    每次提起莫轻言的两个舅舅和母亲,外公就忍不住大骂一通,说什么几个败家子,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想学,学什么洋人的东西,这是不是欺师灭祖吗?真正的不肖子孙,等哪天老子两腿一蹬,就是想学都没得学了

    每当这时候,莫轻言就会摇着外公的胳膊奶声奶气的说,“外公外公别生气,我学我学,我不做哪个败家子,我不做哪不肖子孙,好不好?”

    “好好好!哈哈哈!还是我孙子乖,哈哈哈!来来来,外公教你背歌哈!”

    那时乡村没有有线电视,只是自家用灯管自家做的天线,也只能收个中央一套的节目,小孩子对那些节目又不感兴趣,莫轻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外婆家翻箱倒柜的寻东寻西的乱翻,希望寻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玩。

    外婆家房子在青龙山半山腰上,听说以前是一座道观。据说至少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房子加上院坝,占地足有一亩左右。是古老的木结构穿斗房,穿尖斗拱,雕龙画凤,墙壁都是木板壁。

    厢房内有个小阁楼,外公再三警告,不准莫轻言上去。

    小孩子特别好奇,越是不让去的地方,越是想看看明白。

    那天,外公外婆不在家,自己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玩,却忽然感觉到,那小阁楼上好似有什么东西在招唤自己一样,莫名其妙的就偷偷爬上去,结果大所失望,只是一些杂物和一些破箱子破椅子。后来才知道这些破箱子破椅子都是外公精心收藏的宝贝,大大小小的箱子十几个,椅子十几把,大多完好,只是上面斑驳的漆壳和磨损的痕迹在述说着沧桑。

    在翻遍空空的破箱子后,气得在心中怨外公那老头,什么都没有,还不让自己上来。在准备下楼的时候居然发现那梯子不敢下去,急得直哭,可是外公外婆不在家,没人理他。

    哭了一会,百般无聊之际,随手拾起一根棍子,在阁楼上东敲敲c西戳戳。

    无意中,他戳到一个树节,发现很圆,而且是个活动的,用棍子一戳就一跳,不由得有些有趣,走近一看,发现还露出来了一点,用手指头轻轻往外一拉,居然拉出来一段,往里一推,又进去,往外一拉又拉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