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0 章(第1/4页)  大明之不败妖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上更是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朱厚怒不可遏,立刻将之下瑞诏狱。

    第408章 不风流的超人弟子们

    大明朝由盛转衰从此急转直下的关键节点,不是天天胡闹的朱厚照,竟然是天才的政治巨无霸,是完全把文官集团骑在胯下,完全玩弄于股掌之间尽情羞辱的朱厚!由此可见,对大明朝来说,由皇帝专权还远远不如由文官集团来运转的好呢!

    不风流深谙此道,当然知道嘉靖的危害,可即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风流却也更清晰的知道,凭自己现在的能力,对此是完全无能为力的。后悔不迭的如琢公子,明哲保身写书自娱的兰陵笑笑生,再次回到了当初刚刚从冤狱中死里逃生的情境之中。

    不风流此时的心境就跟当年刚刚从诏狱被放出来的时候一样,一样的仰天长叹,一样的心如死灰,一样的急需一些其他的新奇的玩意,来填补此时的空虚和痛苦,说白了,就是破罐子破摔!

    当年不风流这只破罐子,是一头扎进了风尘之中,这时的这个老破罐子,已经无数回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了,所以他选了一个怪呢更有深度的他一头扎进了戏曲之中,在吹拉弹唱之中再登巅峰。

    中国戏剧有五大特点:一是男扮女;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xìng的化装艺术-,比如说脸谱和四川变脸;四是戏曲服装和道具都有其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再到元代的元杂剧。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xìng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

    但是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天下大分裂,一次诸侯大征战,一部权谋大智慧的集中展现,一部不朽的历史大戏;但是这段时间却不是任何戏剧的年代。直到赵匡胤一统天下之后,戏剧才在宋代再次复兴。

    虽然宋代的文艺复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宋代的“杂剧”和金代的“院本”,以及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却都不过是为元代杂剧打基础罢了。也就是说,戏剧真正的井喷式bào发,是在元代!

    到了元代,“杂剧”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这时候的“杂剧”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剧从此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元代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了起来。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使得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种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这样的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杂剧也分前后两期,前期上承元杂剧,作品不少,但成就不高;嘉靖以后的杂剧创作出现了较大变化,纯粹的北曲杂剧逐渐蜕变为由南曲写成,或是南北合套的南杂剧。着名的作品有杨慎的《太和记》、李开先的《园林午梦》,汪道昆的《五湖游》、梁辰鱼的《红线女》等。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在《牡丹亭》中,“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