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式地录制过一两首歌。爸爸他不太愿意说起以前的经历,只是很偶而略略地提起一两话。对他而言,曾经如此拼命地追逐着如同天上风筝飘忽不可及的梦想却只是一场失败的历程。世上从来不是努力过就一定能成功,勤劳与成功不是一条等于的方程式,只是方程式内的或然因素而天赋人脉反而可以是必然因素。
奇怪的是他很喜欢音乐。尽管从小到大爸爸从来没有教育或者熏陶他们在音乐上作造诣,或许是害怕他们会踏上如同他年青时的路。如果阅读对他而言是视觉与脑部的运动,那听音乐则是听觉跟大脑组合一起的活动,两者同样是由情感而生的产品,只是欣赏的横切面不同而已,目的都是带给欣赏者在精神上以至灵魂上的交流。
吃完饭后,没过一会儿,阿正便出了家门,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
中央的图书馆是市内最大的图书馆,分了十层内地下两层的参考藏书,藏书量非常可观,可以看到如同蜂巢般密集的书架,整齐有序地层层伸展。由于是夜晚时分,大多数自修的学生已经回家吃晚饭了,人众已散去了不少,只有极少数的留于馆内。
四周特别的安静,显得沙沙的翻书声额外显现,脚步声踏在光滑的地砖上的磨擦声更是响彻周遭,让人不由自主地把呼吸都放慢下来,生怕惊扰了他人。
他从地下层的参考区借读了一本关于唐代的军事制度及地方政府结构的参考书,是1980年的作品,帮他查找这本书的图书管理员是位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士,带着细框的眼镜,圆圆的脸,看起来很和善。
不知为何让他情不自禁想起了村上春树《图书馆奇谭》里的年老管理员,同样也带着眼镜。而不同的是书内的老人一直待在图书馆,贪婪地嗅闻着每个走进图书馆内的人们,他们头上珍贵的脑浆,试以吞吃脑浆来增进自己的知识。
其实整个的故事很短,文笔是作者一贯的风格,但不是最经典的代表作。只是在不久前再加插了不少的插画,又重新再出版了。本来就与恐怖什么的完全沾不上边,可让他印象深刻,尤其是那句形容装满了知识的脑浆,是浓稠稠的,会有一粒粒的,非常美味哟。每次想到那段的形容时,他总得眼前会出现白渗渗的一片,突起一粒粒豆子大小的东西,尤其是现在同样寂静的环境下,不由有了那些自己也觉得荒缪的联想。
真实的世界自然没有这种的事情发生。
里面的老管理员也说过一句话,读书像要读得渗进血液里一样,他倒记得很清楚。比喻的修词手法相信不少人在写作时都会用上,就像是跑得像箭一般快c吃得像猪一样多等等的形容。没有人会过多的留神,只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形容,但故事的设点是老人会吃人脑,因为他相信的是只要越用心读书,知识会如同养份地提供给身体的血液,从而由血液流动到大脑,脑液因而得到丰盛,变得美味。
老人是认真的地解说,没有任何的夸张的手法,是带有疯极狂色彩的执念,却不能否决是对知识渴求到极至的表现,更多是带有浪漫的思想在内。过于浪漫主义,对完美事物的要求,企图追求着不可能实践的事情,才会有如此荒诞不经的行为。
知识令人富足,亦令人疯狂。
他搓了一下太阳穴,让自己别再开小差了,赶紧查好资料后回家。
于是他便找了个了偏墙角位置的座席,背对着街景的窗位,独自地开始埋头苦干起来。过了一个多小时后,他理清了不少这方面的头绪,巧妙地如同拆去炸弹下的最后一条红线,能安全地全身而退,终于把重要的数据记好后。他发觉在楼层中央的大钟上的时针已经不知不觉移动到八点半位置上,再过半小时图书馆就响起广播音乐要闭馆了,赶忙把书还了回去折返回家。
幸好图书馆不远处是繁华如日昼的商场地带,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