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3、投靠(第1/3页)  韩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各朝各代,招安之事可以说层不出穷。特别是唐代以后,夏州大地群雄割据,地方势力如雨后春笋,朝秦暮楚之举时有发生。

    只是招安之后总是被清洗者居多,鲜有成功范例,这种事情就是在民间也耳熟能详。

    听这人所言条理分明,也是胸有沟壑c极具谋划之人,对招安利弊应是知之甚详。韩江正感觉奇怪,却又听铁骨箭语含真诚的说道:

    “将军也不必有所顾虑,自从营帅与你到震原城之后,虽是剿灭马贼无数,杀伐奇重。但据我等观察,实在是与民无扰。并非我等虚言,二位在百姓之中,口碑甚高!”

    这人虽在夜色之下,看不清面容,但声音粗豪,语气极为诚恳,让人一听即生信任之感。

    “其实在我心中,像二位这等人物倒也不少。但二位这五年来,言必行c行必果。未曾有一事虚妄,这才最得我等看重。”

    “这五年来,我等生存日益艰难实在不假。我等兄弟,也对这种生活有些厌倦也是事实!加之年岁增长,也都有弃暗投明之意!”

    此人话语出口,就连马c田二人也觉精神一擞。这两人也是剿灭马贼的受益见证者之一,对这人所言深有同感。

    “良禽择木而栖,我等虽非良禽,但也知道何人能信,何人不能轻信。在下各位弟兄本是因义气相投,才聚在一处。”

    “人往高处走,水向地处流。既是有更好去处,自是愿随将军搏一个起居八座c封妻荫子。依在下看来,此正是时也!”

    “不论将军所传消息真实与否,但魏国应是到了急需用人之际,这绝对不会有假。大丈夫审时度势,趁势而起,才是正理!”

    这人先前只是略微提及投靠之后的打算。此时却将为何投靠之事一一道来。所说之语,也言之有物,语意诚恳,好似并无虚假。

    “特别之处在于,如魏国军方去一巨擘,连锁反应之下,机会应是更多。弟兄们已跟随我多年,现下有此机缘,我自不能挡了众兄弟的青云之路。”

    “在下兄弟既是愿投于将军帐下,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自当以将军之令为先。我与众位弟兄,相识一场,当需送上一程!

    “将军!且不怪在下在将军未曾答应之前,就胡言乱语。在下别无他求,只求一年之后,许我自行离去!”

    铁骨箭这股马贼成名已有十年之久,在此杀人越货,也做下过不少滔天血案。只是这伙人平素抢/劫之前,定会警告三番。

    如是主动交出半数财物,确实不会留难。但碰到抵抗或是未按规矩行事之人,也必会斩尽杀绝c鸡犬不留。

    就是因有此规矩,相比较而言,在众马贼之中,口碑倒是最好。

    这铁骨箭所说之事,实在并非韩江这小小校尉所能做主。先前还道这人只是被大军清剿,有些受逼不过。想借助眼下情形,略微缓颊,过后再行反叛。

    韩江本也有与其虚与委蛇的想法,等到听罢这人所说,已知这人所说并无虚假。一时之间,倒不知如何回答。

    夜色越发浓郁,一轮蛾眉挂在天际,显得异常清冷。

    方坡之上的六人相距一箭之地,虽然看不清各自面容。但在铁骨箭说完之后,就连马千成与田贯两人都能够感受到此人满怀期待。

    见韩江好似陷入了沉思,众人也无人说话。

    青色条石之旁的火把,在徐来的秋风中摇曳,一阵噼啪作响。四周显得愈发沉寂。

    这自称铁骨箭之人好似有些按捺不住,正要开口。却听韩江说道:

    “你也应该知道,这种招安大事,需上报朝堂,请诸位臣公定夺,非是我这小小校尉所能左右。我也不愿虚言欺瞒,此事难度不小!”

    铁骨箭应是仔细考虑过其中关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