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奏国歌!”
崇祯十八年三月十五日一大早,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当今内阁首辅魏藻德一边腿软,一边颤声按计划喊出这句话。
这句话喊完,也就表明崇祯十八年的大阅兵,在全国士子的一片声讨之下正式开始了。
此刻的承天门广场之上,一周都站满了衣装华丽的魁梧兵士,这些大汉将军都是在几日之内筛选出来的大嗓门“健美”之士。
当然,除了充当门面以外,这些人还主要负责在这个没有广播的年头把台子上人的话重复喊出来,好让周围百姓能听清楚。
魏藻德话音刚落,大汉将军们的嗓音还在回荡,在承天门外广场上满满登登的京军兵士们便是在各队基层军官的命令之下扯嗓子开嚎: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北胡虏,南盗贼,天道残缺匹夫来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京军兵士们一边唱,一边有几名穿着华丽飞鱼服的锦衣卫便是护卫着国旗,在慷慨激昂的国歌声中来到中间升旗。
在承天门前不远处站成一片的群臣聚在一起小声的嗡嗡,不过他们的声音太小,百姓们听见的都是兵士们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嗓门。
由于崇祯皇帝先前唱得好就加功的狗屁许诺,这会儿兵士们那都是扯着嗓子在嚎,没错,就是在嚎。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嘿!”
国歌唱完,象征着大明的玄鸟旗正好升到头顶,开始高高飘扬在承天门外的广场上。
厂卫番子和差役们宣传的十分到位,所以阅兵大典的事儿几乎京城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了,前一阵子就连街巷里的小屁孩都在唱关于阅兵大典的儿歌,今日当然也是人头攒动。
起初听见那六个字的时候,许多人都是一脸懵逼,完全搞不清楚状况,这六个字大部分人听虽然是能懂,但我大明啥时候有国歌这玩意儿了?
说起这事,还要追溯到半月前的一次朝会上。
国歌这东西是崇祯忽然想起来的,阅兵大典怎么能没有这东西?当然,顺手把大明朝官方的国旗能一并定下来自然最好。
按步骤,还是由内阁首辅魏藻德和内阁次辅共同提出再下发到群臣中间讨论,这次讨论结果出人意料的一面倒,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没什么必要。
毕竟在许多东林党的眼中,就你这昏君这么搞法,我大明就算今年不玩完,明年铁定也还是要玩完,非要搞这么一出是何必。
但是如今,在这阅兵大典上众人还是听到了慷慨激昂的大明朝国歌,当时朝议的结果也就很显而易见了,崇祯皇帝最后一锤定音:你们反对没有用,朕说有,那就得有。
崇祯皇帝定下来以后象征性的问了几句,大致意思就是有没有谁还觉得没有必要,当时群臣的意见很统一,表示你皇帝说的对,这玩意儿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国歌唱完,魏藻德清了清嗓子,这时候他的腿也不怎么软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方才的国歌带动。
这老小子正要喊,话到嘴边却正好忘了,当下就急的满头大汗。
看魏藻德嗓子清了半天嘴里也没蹦出一个字,崇祯皇帝眉头一皱正要说什么,话还没说出口,却见魏藻德这货颤颤巍巍的撩开衣袖看了几眼。
魏藻德在一字一句喊话的时候,这一批专门唱歌的京军兵士便是哗啦啦从旁侧小门退回皇城之内。
紧跟着一阵酸倒牙的开门声响起,两名青衣锦衣卫将特意关上的承天门大门打开。
伴随着一阵不算特别整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