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你的眼睛像星星(第1/2页)  锋寒三尺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大雪下了一夜还没停时,董平便知道,烦心事要来了。

    果然,宋国的长城边防工事就因为下大雪暂时搁置了下来。朝里的两院百官,包括底下各州府的知州与通判,监军与守备皆是头痛。

    他们本以为到今年年底,这抵御北方的长城就能修好,自己也能安心领几年俸禄。但现在看来,这事还不知道要拖到何时。

    大辽得了好处,近几年应该不会对大宋动手。但这也难说,被割让的三十六州几乎要顶上原先大辽半个国家大小。听说今年大辽为了管理这三十六州新设立了个南院大王府。天知道那新来的南院大王会对大宋有什么动作。除却大辽,还有西方的狼夏,南边的蛮夷都对大宋虎视眈眈。

    作为曾经世俗的第一强国,敢把佛道儒三家修士拉下神坛踩在脚底的大宋,现在也被万难压断了脊梁。董平这三年来无时无刻想的不是将大宋的脊梁掰直。

    在三年前那场改变大宋命运的战争里,董平以为凭借大宋军中高手,再加上一些排兵布阵的手段就足已打败大凉。

    但当他看到战场上,那一位来自大辽国的绝世修士以一人敌百万人时,他是愕然的。高手他见过不少,但凭一人之力就能改变一场战争的他还是第一次见。或者说,那也是他第一次体会战争的残酷。以那个人为目标,这是董平在送善湖的冰层下打定的第一个主意。

    雪大概落了有二尺厚,戍北城外的营帐在积雪处露出半截身子,像极了一座座坟茔。

    今天这武是练不成了,韩清淤跟几个裨将被戍北守将马安生叫到了营帐里。马安生怕冷,所以他的营帐里总是放着两个火炉。韩清淤等人是武道好手都不怎么怕冷,当他们一进马安生的营帐,就觉得热烘烘的不舒服。虽然身体不痛快,但他们没人敢吭声,个个站的笔直。

    马安生正盘坐在桌前,书写着一封折子。等折子写完了,韩清淤与几位裨将已是留了一脑门的汗。

    “怎的?能忍住冷,就忍不住热了?”马安生抬起了头,他应该是个面容英朗的中年男子,但他右脸颊上的几方红疤遮住了他的风韵。

    要说马安生也是个奇人,他本是个进士,也在某州府里当过师爷。可后来马安生喝醉了酒,将知州老爷给抹了脖子。刺青发配是免不了的,但在这发配的途中却让马安生跑了。逃犯马安生做了土匪,往后虽也让官府抓过几次,不过也都让他给跑了。

    马安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典型代言人。当宋凉开战时,马安生带着一帮兄弟入了伍,拼出了几件战功。现在也混成了个守城将军。

    “咱们这修炼之人应该顺应天地的变化,这该冷了咱就得忍住冷,这该热了咱就得忍住热。可现在这该冷不冷,叫人难受。”韩清淤忍不住顶了两句嘴。

    马安生怔了怔,笑骂道:“糙人!”

    “话糙理不糙。”

    韩清淤合乎时宜的补上了一句,他是很会拍马屁的。他知道马安生喜欢憨厚的人,所以他每次见马安生都要做出一副憨厚模样。而这憨厚也恰到好处,没有装傻充楞,更没有一丝谄媚。

    “你们几个招呼士兵把营地的雪扫了。”马安生道。

    几个裨将应和下来便出了营帐,帐里就剩下了马安生与韩清淤。马安生敲敲桌上那封折子:“韩教头,麻烦你将这折子送到知州府。”马安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无论谁去讨好他,他都会将这分寸感把握到极致。

    韩清淤略有些失望的去拿桌上的折子时,马安生冷不丁的问道:“董参军去哪儿了?”韩清淤顿时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快感,碰上马安生问了,他就得好好告一告董平的状。

    他这一肚子话还没说出来,就听马安生自嘲的笑了笑:“哈,我都忘了。董参军每年的正月十四,都是要去净月庵礼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