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65.木匠皇帝20(第1/3页)  红楼求生存[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一天。

    昨夜闹事的光宗的三个亲兄弟, 一个被废为庶人后昏迷着抬去了惠郡王的府上;惠郡王还要善后将这个亲弟弟的内眷都接到自己的府上, 这些人以后就全要靠他的郡王俸禄养着了。还要将桂王府腾挪出来交还给朝廷;瑞郡王匆匆接了生母周端妃到自己的王府上养老。

    俩人的动作都很快,不到中午呢, 就把事情都办好了。

    其余到京的宗室都很乖顺地服从礼部的排班, 按时去寿皇殿为二帝守灵。

    这是按下去的葫芦。

    浮起来的瓢是有关辽东的人事倾轧。

    吏科给事中姚宗文与兵部主事刘国缙再度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这个折子在针对惠郡王、端郡王和瀛庶人的、密如飞雪的弹劾中显得尤其地醒目。

    三位阁臣看了以后不敢耽搁, 立即在二人的折子上分别附上他们的意见, 打发值房的主事,专程从内阁值房送去到秉笔太监值房。

    这差不多是从皇宫的东南角跑到西北角了。

    刘时敏和魏朝看了折子也不敢怠慢,他俩都揣摩明白了皇爷朱由校的心思,那是一心扑在想挽救辽东颓势上。

    刘时敏看了折子后问“是你去送还是我去”

    魏朝胆子略小, 推脱道“你是辽人, 你去更好了。”

    刘时敏立即揣着两份折子往乾清宫跑。

    围绕紫禁城有一圈的护城河,刘时敏着急就走北上门, 从宣武门进了后宫,绕过坤宁宫到了乾清宫,亏得他年富力强, 熟悉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紫禁城里的禁卫也认识他这个新鲜出炉的秉笔太监了。

    朱由校才从停灵的寿皇殿回来,他见了跑得大汗淋漓的刘时敏就问他。

    “从哪里来有什么急事么”

    刘时敏还不急擦汗, 先把折子递上去。

    “内阁派专人送到司礼监秉笔值房的折子, 奴婢怕误事,就跑着送过来了。请皇爷宽恕奴婢御前失仪。”

    “嗯。起来吧。说的是什么事儿”

    “吏科给事中姚宗文与兵部主事刘国缙分别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说熊廷弼不训练军马,将领也未加部署, 辽地的军心民心也背离熊廷弼, 熊廷弼对辽地的刑罚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所有的军民只有不停歇的修建城墙和堡垒的劳务。”

    朱由校接过奏折看了看,然后对刘时敏说“这是姚宗文上的折子这字写的可挺漂亮。但是朕怎么就觉得多了些娟秀、少了些入木三分的、踏实的力韵呢。”

    刘时敏要哭了,皇爷,你该关注的不是姚宗文的字写好不好,你该关注的是熊廷弼的作为对辽东的影响,该关注他们俩人的弹劾是不是影响熊廷弼啊。

    朱由校弹弹折子,“这字可以拿去给皇后做字帖的。等朕的梓童进宫了,朕就让她给朕好好写几幅字,看看她在家有没有好好练字。”

    刘时敏要奔溃了,“皇爷,你什么时候选妃的啊司礼监可都不知道呢。”

    “啊,你们不知道啊。王安的嘴巴还挺紧的啊。来人,赏王安十两银子。派人传兵部尚书、侍郎、定国公、英国公还有杨涟立刻来乾清宫。”

    听了皇帝的吩咐,在乾清宫值守的宦官,立即身轻如燕地飞跑了几个。

    “方正化,你带人去把养心殿收拾出来,把东西配殿给秉笔做值房。明儿就搬过来,省得来回跑误事。”

    方正化应声而去。他是朱由校才提到乾清宫管事位置的太监,也是司礼监出身。收拾养心殿的偏殿做秉笔值房也不算突兀,因为秉笔值房从来都是安置在天子常去的宫室左近。这回搬到养心殿去,很显然天子以后就要使用西六宫了。

    方正化打定主意要把西六宫也派人收拾出来。不要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