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53.木匠皇帝8(第2/3页)  红楼求生存[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一个就是避免出现汉奸混到城里作乱了。”

    张惟贤偏偏点头。他看着眼前新君,真不像从来没接触外事和朝政的。

    朱由校继续说道“至于军饷的事情你放心,只有多没有少的。皇家宗室那么多的郡王,御史弹劾也不是一次两次,以罚代杀,朕会让他们为以前的行为付出足够的代价。”

    张惟贤看着眼前胸有成竹的新君提醒道“只怕到时候宗室会有意见的。”

    “大明都快要完蛋了,他们还要有意见那他们就到山海关外、去广宁的第一线充军。”

    王安站在内书房的门口,还是听得清楚新君和英国公的对话。想到昨天福王为生母出头落得的下场,想到往日里被御史弹劾的那些宗室,果然是他们胡作非为的报应来到了吗

    吏部尚书周嘉漠揣着自己的折子过来内书房。按照流程他应该先将折子送内阁、然后等内阁“票拟”后再送到司礼监,皇帝或是自己看或是如果司礼监“批红”返回来。但是各地都缺人手太多,要是能早一天填补一些人,也能够早点让朝廷回府转动。

    但是内阁首辅方从哲告病要休息一日,韩爌卧病,刘一燝在忙着先帝的丧事。自己把折子送到内阁去等票拟,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送到御前。索性自己先送去御前与新君看看。

    他远远看到内书房门前是王安在把门,立即就站住了不再往前去。王安也在看到他之后,略略点头示意他等等。

    周嘉漠就在心里猜想,新君这是在见谁呢还要把王安打发出来守门。

    张惟贤见新君是决心已经定下了,立即就表态。

    “臣愿意跟随陛下,哪怕是再来一场靖难。”

    朱由校立即就明白不仅是自己,张惟贤也看透彻了大明的财政,是再也负担不起供养朱家宗亲的重担了。

    这都是朱元璋操蛋的宗室供养规定造成的恶果。

    他给大明的官员当长工对待,制定了最低的薪俸。可是给他的儿孙制定的薪俸令人咂舌。比如成年的皇子被封为亲王后,年俸禄为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这还不包括几十万银两修建的王府、赏赐的土地还有大量就藩时候的各种赏赐。

    不仅如此,每一个皇族成员,从出生就按身份配置各种服侍人员的开支,也由朝廷负责。男子十岁就可以享受俸禄,等到了成人要结婚的时候,房屋、结婚费用全是朝廷承担,连丧葬费也由朝廷出。

    皇族不事生产,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生生生

    亲王嫡长子世袭,其余各子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世袭,其余为镇国将军。一个镇国将军仅年俸就是一千石。

    镇国将军之下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最后是世袭的奉国中尉不再递减了。

    只要大明王朝在,朱家的子孙就可以永远从朝廷领到一份俸禄。

    可是朱元璋没有想过,大明立朝的时候,洪武年间只有五十八人的宗室,到了永乐年间是一百二十七人,这尚属正常。到了开国一百八十五年后的嘉靖三十二年就增至19611人。但是仅仅过了五十三年,到了万历三十二年就激增到了8万多人。而这个人数还是不包括那些世袭中尉爵位的宗室子弟。

    这么多的亲王、郡王和将军,到了二百五十多年后,已经是朝廷每年递增的、最大的负担了。

    更糟糕的是一旦藩王向皇帝哭穷,都能得到额外的补贴。小的是所在地的一年商税,大的就是一地永久的商税。

    像福王额外得的那些,涉及了九边的军饷来源,就动摇了朝廷的根本。大明朝的衰败实际是从这三十年不上朝、把国有资产变成私人财富的万历帝开始。

    幸好万历帝给自己的爱子福王增发补贴前,记得先给其他王府进行过一次减俸,不然大明这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