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39.武烈皇后85(第2/3页)  红楼求生存[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助力吴侯,保天下百姓了。”

    杨修把话说完,坐直身子道:“这天下从窦氏弄权c扶幼童汉和帝刘肇登基起,汉室这百多年,多数时候就是外戚和宦官交替当权,也不能说还是刘家江山了,更别提进最近几十年宦官外戚之祸了。”

    孙辅起身对杨修施礼,“德祖,我会将你的话传去寿春的。我先谢谢你。”

    杨修起身回礼,“国仪肯信我,修感激涕零,愿来日能同殿朝觐。”

    孔融与杨修尚未到寿春,孙辅送就把杨修的意见送到了孙策那里。孙策拿着杨修的信,看过以后对张纮c司马徽说道:“你们看看这杨修杨德祖评汉室之见,与我阿娘所言甚是接近呢。”

    孙策把留在在并州c兖州的大军交给张昭,留周瑜率领徐州和青州军队,有吴景相助周瑜,孙策是很放心的。他则与司马徽刚刚回到寿春,要为下一步做准备了。

    孙辅的信在几人手里传看以后,司马徽笑着说:“吴侯得天独厚,简直是缺什么就来什么啊。”

    张纮也笑着说:“若弘农杨氏肯出头劝汉室天子禅位,总是一件美事。”

    秦松对孙策说:“主公,汉室这个大将军,你还是不要接了。依我看就以汉室天子没有抚恤为讨伐曹贼而死的袁公,推拒大将军职位为最好。”

    陈端则言:“来来回回的太麻烦,直接扣了孔北海,让杨郎中回洛阳去办事最妙。”

    孙策想想拍手,“子正说的不错,咱们再好好参详一番,看怎么最合意就怎么来。”

    几人说说笑笑把大事方向定了,就等孔融到寿春了。

    孙策饭后把杨修的意见说给吴国太知道,还笑着道:“阿娘,居然有与你一样想法的人。”

    吴国太失笑,“那些读书的士子被忠君思维固住了脑筋,只知道忠君而不知道这君啊,是天下人一起供奉的。不能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汉室天子,可能会在皇位上再苟延残喘几十年,也不会更久了。不是你也会有其他人来夺走刘家的天下。

    孙策咀嚼母亲的话,“阿娘,这个为天下人谋福祉?”

    “ 就是你目前在东吴这样的做法啊。能让百姓衣食富足,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各级官员不敢明目张胆向百姓伸手足矣。”

    孙策挥退所有人,“阿娘,你说我要不要给仲谋几人封地?”

    吴国太摇头。

    “你若是给了仲谋他们封邑,那么跟随你起兵的那些功臣,不仅仅是你舅舅和你的堂兄弟们等人要给封地,就是朱治c吕范c公瑾等也必须要依着功劳的大小分封实地。

    父子相承一代代下去,他们在封地上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封地里的军政等就会被他们干扰了。

    为王朝和子孙的长远计,封号可以世袭,世代传承下去的那部分世袭俸禄,明年再细细考究吧。

    至于官职与俸禄相连,就像目前这样,恩荫可以有c推荐也可以有,你看仲谋c叔弼都与其他人一样努力,子布c子纲的儿孙也都用功,他们要是能够想明白,目前这样的制度,才是能让他们子孙世代上进的。

    但是必要保证打开的考试大门,对天下人公平地敞开,才会使士族行事有忌惮c寒族看到希望上进,才会使天下安稳,不再出什么赤眉c黄巾的。”

    孙策点头。

    “阿娘说的是。说起仲谋和叔弼上进,孔明与伯达没少辛苦。”

    吴国太失笑,“孔明与伯达都是世家子,俩人都有照顾幼弟的经验。也就是孔明还有仲谋师兄的这一层身份在,不然还很难压住他呢。你有空不妨去信给孔明和伯达,表明你对他俩的谢意和支持。”

    “好。阿娘,是不是该召仲谋回来了?他已经够两年之期,也该回来看看侄儿了。”

    “你安排将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