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32.武烈皇后78(第2/3页)  红楼求生存[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兵的将军进京后不服节制,何进哪里肯听劝告。

    “兵谏”的命令发给了并州牧董卓。于是董卓被招进了洛阳。

    在董卓进京前,宦官合谋杀了何进。然后袁绍与曹操等人愤而起兵杀了二三千的宦官。

    至于董卓进京以后凭借强势兵力,要废了少帝c另立刘协为帝,与袁绍闹掰c袁绍袁术出逃,也只是争权夺势的冰山一角。

    之后董卓通缉袁绍c袁术,还鸩杀灵帝的皇后何氏c已经承继了帝位的长子刘辩,另立了不到十岁的娃娃刘协为皇帝。八岁的娃娃皇帝刘协,成为董卓把持朝政的名头。他把朝堂当成他董家所有物,差的就是一个名头了。

    袁绍袁术逃出洛阳,凭着袁家的声望,号召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得知袁绍在山东起兵,就把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都杀了。

    国仇又演变成家恨了。

    袁绍袁术一起号召诸侯讨伐董卓,但因为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c司隶校尉的经历,还曾指挥诛杀宦官,被推举为关东联军的首领。他建议天下秦王的十八路诸侯(刘备那一路是充数的)另立皇帝。

    对他“怀恨”在心的袁术跳出来和他唱对台戏。

    另立皇帝的事情不了了之。

    而唱惯了反调的袁术,在孙坚对董卓节节胜利的时候还断了孙坚的粮草。反正十八路诸侯各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眼看着董卓挟持了娃娃皇帝西去,天下无主,变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说袁绍也是祸根之一,真的没有冤枉他。

    但是袁绍这人从小在士族之中的口碑就好。他占领的冀州等四州的百姓,因为他的仁义待民还挺支持他的。他要征伐曹操给天子刘协讨公道c征伐曹操,天底下竟然没反对他的声音。

    袁术还是听到了反对他的声音,来自他帐下的谋士沮授和田丰。

    可不管帐下的意见如何,袁绍认为自己兵强马壮加上地广粮多,灭了曹操得到兖州,北方就就全在手里了。

    他任命审配c逢纪主持军事,田丰c荀谌c许攸充当谋士,颜良c文丑担任将帅,挥军十万南下奔兖州,要一举踏平兖州灭了曹操。

    曹操的兖州这几年是历经磨难。多亏了有夏侯惇舍了领兵的大权,转而投入到农田基本建设中,让兖州终于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可曹仁带了一万的精兵折损在孙策的手里,曹操还没从这打击中完全恢复过来。

    袁绍打上门了,曹操不得不应战。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就是给曹操打的强心剂。但对于军事技能碾压袁绍的高手曹操来说,恰巧是最对症的,他差的就是信心。

    战事持续了很久,袁绍兵多粮足,可袁绍优柔寡断,其帐下的文臣武将人多不说,还各个能耐都很大。真应了郭嘉所说的袁绍缺乏控制人才的能力。所以彼此的倾轧c矛盾,给袁绍拖了后腿。

    而曹操虽然兵弱粮少,只能凭其军能,集中兵力在战略要地与袁绍抗衡,打个平手。但苦苦挣扎下免不得被袁绍压着打的情况屡次出现。

    两方打的挺热乎,难分难解。孙策劈手扔下个大雷,益州归他了。南方他快收全了。

    袁绍看着曹操的建议心里犹疑不决。就此收手吗?那自己之前叱责曹操是汉室奸贼c不敬天子之罪名,就这么大事化小地高举轻落?

    天下人不得笑话自己那正义之师化身的檄文啊!

    袁绍召集了手下的文臣谋士问策。

    沮授建议袁术与曹操罢兵言和。

    “主公,现在吴侯孙策已经取得了南方之地,主公的心腹大患已经变成了孙策。那孙策假借刘璋逾制不贡不税的罪名取得了益州,徐州半数在他之手,狼子野心图谋汉室已经是昭然若揭。不如发大将军令,让孙策先退出徐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