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4.武烈皇后70(第1/3页)  红楼求生存[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荀彧的表态让孙策的心像喝了蜜水一样,他兴奋之下把给吴景c徐琨等人准备的刺史工作须注意的重点事项搬了出来。

    嗬, 好厚重的一本, 看起来有几百页那么厚那么沉。

    荀彧看孙策捧书的态度太郑重, 不由地跟着也庄重起来。他充满敬意地接过书,只见深紫红色的刻丝封面封底,反着微微的丝光,触手润泽的凸凹暗纹,上面绣着几个大篆:刺史政务纪要。

    可把荀彧激动的啊,自己博览群书怎么就没看过有这一本呢。

    孙策难掩激动地说:“文若, 这本书是原本, 是我阿娘给我写的,我舅舅去徐州上任的时候手抄了一本,我表兄去交州上任也手抄了一本。依你的能力, 与顾元叹c孙长绪不相伯仲, 当不用抄写的。不过我想着你去益州远, 往来通信不便, 你在这里看看这书,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内容吧。”

    荀彧前面捧着书还挺激动, 听孙策解释以后热度就降下去了不少。出于礼貌, 他还是捧着书坐下来细看,就当是还礼吴侯对自己的器重c和对吴国太的尊重吧。

    翻看第一页, 荀彧就明白为什么这么厚了, 里面都是丝绣的字, 黑色丝线绣的拇指肚大小的字, 丝线勾勒出的圆润饱满不仅没掩盖绣字的整体沉着端方,扑面而来的一股肃穆冷峻萧杀,让他下意识地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自己没见过的字体。

    “好字啊。”

    荀彧开口称赞,不管内容如何,单就这绣出来的字都值得好好观摩了。

    孙策也不急,欣赏完荀彧对绣字的赞叹表情,抓起手边的兵书认真地研读起来。

    荀彧慢慢把整本书看完,又返回去再看了一边,这回看的更慢了。这次看完以后,他长跪着两手捧书,垂目陷入深思。

    孙策间或抬眼看看认真读刺史政务纪要的荀彧,露出会心的得意笑容。自己初初看到的时候也会震撼了一把,过后才意识到若是每一州的刺史,能把上面所列的事项都做到了,哪怕只做到八成,该州的军政将事务一般讲无可担忧之处了。

    荀彧从沉思中抬头,看孙策仍沉浸在他的兵书里,轻咳一声唤起孙策的注意。

    “吴侯,这书好想誊写一本。”

    孙策点头,“好。”

    “我可以见见国太吗?”荀彧提出要求。

    “行啊。我阿娘一般在单日的上午都会在前面听事儿。明儿上午可好?”

    孙策知道母亲每天这个时间都在教导阿绍c与阿绍玩耍,进行所谓的寓教于乐。若是没有要紧事或是什么急事,贸贸然去打扰祖孙俩,会惹得母亲不高兴的。而荀彧的事情,看起来就是问母亲那书里的一些问题罢了,应该不急的。

    荀彧见孙策应允,谢过以后就低头开始抄书。看着厚厚的一大本,用竹纸誊写一边就没那么厚了。

    等荀彧抄写完毕,孙策立即把原本收了回来,珍重地收到一个檀木匣子里锁好。看着不解他行为的荀彧,笑着说:“我阿娘说等我得了天下,就要用这个来要求各州刺史,这书以后要传给子孙后代的。”

    荀彧晃了晃,脸色因遽然失去血色而变得有点儿骇人。

    “吴侯想取汉室而代之?”

    孙策觑着荀彧的脸色不对,小心地回答:“是啊。文若,你有什么不舒服?”

    荀彧痛心疾首道:“吴侯,你是汉臣啊。天子信任与你,賜封你为吴国侯加使假节。”

    孙策看荀彧激动,抬手示意荀彧,“文若莫急慢慢说。”

    荀彧看孙策神色平静,放缓了语气劝道:“吴侯,现在汉室倾颓,需要的是匡扶汉室的忠臣。像你这般人物若是肯扶将崩的汉室,定会在千秋史册上留下辉煌。”

    “文若,你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