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93.武烈皇后39(第1/3页)  红楼求生存[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司马徽是曾表示过自己是殷王王室的后代。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 但是与司马徽交好的人,差不多还是知道的, 比如庞德公。

    司马徽在荆州的官学里, 每日里只讲古文经学。莫名地接到有人来传书, 且口信是他家里的老祖宗想见见他。这对一个年过不惑,父母宗族中已经没有长辈的人来说, 这简直就是一个恶作剧。言外之意是要他去死了。

    但司马徽却没有着恼,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好先生”, 别人说什么都会用“好”来回答,就是妻子为了他此种说话方式抱怨他指责他, 他也仍是笑容可掬地回答“好好好, 你说的很对。”。

    完了他还与妻子解释,“我断不能因为别人修为不足而出现的举止不适当,就口出责备之语。那不是羞辱别人吗?”

    这样的观点也就是庞德公能够理解他。

    前来传信的人递给他一个精致的竹纸信封, 正面是大篆的司马徽三个字, 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他当着来人拆开信封,看了以后却面色大变。他立即与学官告假, 派人给庞德公送去一个简单的信笺。然后回家与老妻一起收拾东西, 跟着来人坐着牛车就走了。

    几天后, 司马徽老夫妻带着那些宝贝的竹简来到扬州刺史府求见。孙策恰好在府, 立即出面去迎。

    “吴侯, 这信是你派人投的?”司马徽进了刺史府, 刚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那封信。

    “是家母所为, 策并不知其内容。”

    孙策也很好奇呢, 怎么一封信就能把司马徽召来了呢,听说这人是与荆州大儒宋忠齐名的人物啊。

    “可容老朽拜见国太?”

    司马徽提出要求。

    “喏。”

    孙策立即应了下来,派人往后堂送信给吴国太,说是大儒司马徽到了  。没一会儿,送信的人就急急跑回来。

    “吴侯,国太说请司马先生到挹翠亭相见。”

    孙策抽抽嘴角,但马上起身在前面引路。那挹翠亭是刺史府假山上的一个亭子,适合登高远眺,将刺史府的所有景致都收到眼里。但是到那上面说话,就算是视野开阔,但是有必要么?

    孙策陪着司马徽到挹翠亭时,吴国太已经在亭子里等着了。

    “伯符,你先下去吧,把人都带走。”

    孙策愣了愣,还是听话地带人离开了。他远远地选了一个亭子视线的死角站着,盯着在亭子里的司马徽背影,百爪挠心般地猜测母亲会同司马徽说什么。

    “见过国太。”

    司马徽先与吴国太行礼,然后再抬头看吴国太的时候,他略有些吃惊地愣住。笑意盈盈的吴国太根本就与才下去的吴侯孙策是差不多年龄的模样。

    吴侯可是国太的亲子哎,这也太妖孽了吧。

    “德操,你是为何改姓司马呢?”

    司马徽拿出好好先生的招牌笑容,“国太怎么这么问,祖上姓司马已经很多年了。倒是国太这信?”

    “你肯来就证明你是属于这族徽的后裔,就说明你不是姓司马的。你是那一支的?是箕子的还是武庚的?”

    司马徽动容,“国太,无论是是箕子的还是武庚的,总要完成了先祖的夙愿,才有资格说自己姓‘子’。”

    “那你就是武庚那一支的了。没错吧?”

    司马徽点头,“国太与先祖是何渊源呢?可否说与老朽知晓?”

    吴国太从袖笼里拿出一枚小印,很特别的印章,非金非玉的材质,入手颇沉。刻着甲骨文的“受德”两字,上面还雕刻一只玄鸟,那是殷商的图腾。

    这就是那封信里的内容。

    司马徽转着小印来回看着,“国太从何而来此印?”

    他认得玄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