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38.红楼贾母87(第1/3页)  红楼求生存[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景的宗室一天之内基本折损殆尽。有几位因病留在家里没去乾清宫的宗室, 一方面清醒自己躲过了一劫,另一方面又觉得瑶光公主就是太子的嫡女, 说起皇位承继, 自己都应该比瑶光之子更有优先权。可谁都不想先对上摄政王,暗忖忖地等着其他人先出头。

    内阁诸人都理解圣人在临终前下了那样的遗旨的内情,摄政王就是想推了徒家王朝, 对着这旨意也得呕心地替徒家卖命,等着亲孙子的出生。所以就是再有想法的人, 对上满脸带着不能遮掩的戾气的摄政王,都只是公事公办,不肯那自己去挑贾赦的底线。

    徒贤登基不满一月,还根本没有来得及为自己修寝陵。贾赦摄政后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给圣人徒贤治丧, 然后是太上皇的大出殡, 再就是圣人徒贤的谥号c庙号c殡宫的选择。好在六部九卿都识趣,朝臣勋贵们也都配合,但这些事情全部顺利地做完, 也到了冬月快结束的时候了。

    石氏在大行皇帝移去殡宫后,把太上皇的妃嫔们,都迁至去了慈宁宫后面的寿安宫。大行皇帝的那些莺莺燕燕,迁至去了慈宁宫西面的寿康宫。太后石氏自己要迁移去慈宁宫。东西十二宫, 还有乾清宫c坤宁宫等就都空闲了下来。这可是大景建朝以来, 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贾母劝石氏留在坤宁宫住, “太后迁去慈宁宫, 瑶光每天去看您就不方便了。”

    贾琏和瑶光的住处安排,依着贾母建议住在了东宫。

    这是瑶光公主长大的地方,小姑娘在骤然的变故下,留在熟悉的地方住,心里也会安稳一些。

    石氏为了女儿,也就留在了坤宁宫。

    内廷现在实际的主人只有石太后一人,她愿意住哪里就住哪里,礼部和内务府的所有官员都装作不知道。

    贾琏与瑶光公主在毓庆宫的寝殿,住了三天。贾母与石氏碰面,商议瑶光的回门。

    “太后,回门住对月等,就去您的坤宁宫吧。要是瑶光喜欢与你同住,您就接过去,她白日里再会东宫读书习武就是的了。”

    石氏当然高兴了,她立即与贾母达成了一致。表示瑶光先跟随自己住几年,俩孩子还太小,现在住不住在一起也没什么。他们那婚礼就是走了一个过场,过几年等俩人成人的时候再大办就是了。

    而贾母选择陪着贾琏住在东宫里的建议,也让她轻舒了一口气。丈夫在世的时候,就对荣国公夫人极为推崇。现在贾母担起对贾琏和女儿的教育,不说文的方面,就是武的,女儿能学到她的百分之一,以后生产的时候也安全很多。

    贾琏和瑶光在宫里住处的安排,宗室残余的几人在家里或许敢叽咕几句,文官武勋都不发表意见。

    只要贾琏不住去乾清宫,什么都好说。而且东宫并不在后宫的范围内,贾赦常会留宿在东宫,值宿的各部臣子,遇事更方便去找贾赦。

    到了腊月的时候,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贾赦的面前:徒家没有帝王去祭祀。哎呦,贾赦开始犯愁,“祀与戎”为朝廷头等要事啊。

    现在大景的继任帝王是徒明——嗯,这帝王有点玄妙,就是还没出生到了祭祀祖先的时候了,这事儿该怎么办?

    贾赦与六部九卿商议了以后,点了宗室里残留的那几位,一起替代徒明去祭祀徒家的祖先。

    至于“戎”,对贾赦来说反而不为难了。徒贤去后,贾赦就把那些闲置已久的武将世家,四王和国公等,贾赦都用了起来。那也没多少人的。宁国府的贾敬从文,贾珍没有从武的根底,已经没了统帅军队的可能,缮国公牛家已经被灭族。

    一番安排下来,武将人人争着往边境领军,使得想借着大景帝位更迭c缺失帝王来找便宜的鞑靼,吃了大亏败退了几百里。

    贾赦比圣人徒贤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