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93.红楼贾母42(第1/3页)  红楼求生存[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几天的功夫, 贾珠下学以后也到祖母这里来了, 同样是不到睡觉,不肯回父母亲的院子。对此贾政没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父子俩白天都跟在一个先生那里学习,儿子晚上还回院子的。就是王氏问起来,他便对妻子说:“珠儿下学去母亲那里, 有什么不好的, 孝敬祖母也是应该的。”

    王氏知道和贾政讲不清道理,就笑着点点头, “二爷说的对。妾身就是看元儿每天傍晚找哥哥, 哭的可怜。”

    “唔, 把元儿也送过去,和珠儿做伴就好了。”

    王氏气了个倒仰,没想到不仅没问出来儿子为什么喜欢留在婆母院子里了,反而又把女儿搭进去了。

    贾政看王氏那模样,就知道妻子是心下不愿意了。但他跟着先生学习了两年,总算是开窍了一点。

    他指点王氏说:“你不如在珠儿下学的时候,带元儿到母亲那里,不过是早点过去了罢了。”

    也是的,每天傍晚的请安,早一会儿过去也没什么。自己也好看看, 儿子为什么喜欢滞留在婆母的院子里了。

    贾瑚是天天地赖在贾母的正院里,这么大的男孩子, 最是崇仰“厉害”人物的时期。他三岁以后, 跟着贾代善一起读书, 五岁的时候开始习武。没多久,贾赦戍边回来,他对贾赦这个父亲是陌生的,但有张氏这个母亲在,父子俩还是慢慢熟稔起来。

    随着贾赦加入祖孙二人的习武行列,贾瑚发现父亲比祖父厉害多了。练完同一套枪法,祖父会比父亲吃力,也没有父亲练的有气魄。

    父亲取代了祖父,成为贾瑚心目中最敬仰的人物。

    后来,等贾代善赖着搬回正房住了以后,贾瑚就高高兴兴地回去东院住了。可张氏怀孕了,就没多余精力可花在贾瑚身上,贾代善就在前面给孙子开了院子。贾瑚每天早晨过宁府读书前,会去东院给母亲请安。晚上下学就回到祖母的正院,给祖母请安后,然后与母亲一道回去东院吃饭。

    有时候贾赦回来的早,一家三口就一起回他们的东院吃饭。

    前段时间,贾代善与贾赦忙着圣人的南下安排,父子俩都不在家,贾瑚是个乖孩子,自觉地早晚去校场练武,然后天天能遇到祖母。他看祖母反反复复只练习那一套剑法,贾瑚看得都记下来大半了。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祖母能一下子就夺了父亲的长/枪,然后就将没开刃的长剑点到了父亲的喉头。

    再来,再来几次,都是这样的。

    于是祖母就顺利取代了父亲,成为贾瑚心里最敬仰的人了。

    贾珠比贾瑚小了两岁多,每天是跟在贾瑚的后面,仿佛跟屁虫一般。他听了贾瑚眉飞色舞地讲祖母怎么厉害后,把心里的英雄人物跟着贾瑚也改了,每天也跟着贾瑚赖在祖母的房里,磨着要跟祖母学武功。

    贾政经了妻子的发问,也想知道儿子在母亲院子里做什么。他特意搁下书本,提早去正院请安。一进院子就见侄儿和儿子,在正屋窗子下面的回廊蹲马步,嘴里还背着功课呢。贾政立即就觉得脊背发紧,想起自己和贾赦抄账本的时候,他也时不时被罚蹲着马步抄写的往事。他刚想退出院子,却来不及了。

    俩孩子都发现他了。

    贾政只好硬着头皮进去,却见贾母站在窗里,在听俩孙子背书呢。

    “母亲,儿子给你请安。今儿一切可好?”贾政硬着头皮,尽力装出若无其事。

    “好。都好。”贾母笑眯眯地看着贾政,“老二啊,你来的正好,你到廊下和他俩一起蹲马步,仔细听那俩小的背书。”

    贾政的脸苦得跟生嚼了黄连。

    要是和贾赦一起抄帐的时候,因斗嘴挨罚,没办法蹲马步也就算了。可是今儿做错什么了,要和侄子c儿子一起蹲着马步背《孝经》?好吧,母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