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3个想法(第1/2页)  烂片终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陈恺哥的建议,陈一果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让他去找张国师求教?这话能从陈恺哥的嘴里说出来?

    陈一果发觉,自己似乎对陈恺哥和张国师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误解。

    两个人之间的不合,更多在于理念的不合。这一点,从作品上就能看出来。陈恺哥的作品,更加偏重于对于人性的探讨。而张国师的作品,往往给人以厚重的感觉,充满了人文关怀。

    或许就是这种理念上的差距,使得二人的关系,在外人看来,很不好。

    虽然陈恺哥没有特别明确的建议,但有一点说的很对,陈一果要从自己最熟悉的方面入手。

    陈一果最擅长的是什么?改编!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或者是他把自己给局限住了。他的改编能力,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刘老六提供的电影作品的改编,同样可以对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改编。

    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是有着突出贡献的。有着无数的真实历史,真实英雄和真实战役可供改编。

    淞沪会战,打破岛国三个月灭亡华国的狂言。

    五汉空战,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最著名空中战役之一,挫败了岛国空军的嚣张气焰。

    百团大战,我党与岛国正面交锋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还有飞虎队,尽管他们是雇佣军,但也为了帮助华国抵抗岛国法西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同样的,岛国也在华国造下了无比的罪孽,杀孽。

    比如,岛国一直否认的金陵大屠杀;比如慰安妇,比如731,比如三光政策。

    想到这,陈一果的心情一下子很沉重。他很想根据金陵大屠杀改编一部电影,然后拿到岛国上映,让他们看看自己造下的罪孽。

    但陈一果却发现自己无从下笔。它,太沉重了,沉重到陈一果连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都找不到。

    一直以来,陈一果都太顺了。年仅十八岁,就考入了燕京电影学院;20岁,荣获戛纳最佳编剧奖;虽然被上面点名批评,但有班主任的劝解,有黄三石老师和学姐孙利一直照顾,陈恺哥导演的提携;还有那个不靠谱的刘老六,虽然给陈一果带来不少任务和压力,但也开阔了他的眼界,提供了拍电影所必须的资金。

    和其他学长c学弟相比,陈一果真的是太顺了。

    没有足够的生活,足够的挫折,和足够的心灵体会,金陵大屠杀这种题材,他是一辈子都无法改编好的。强行写的话,也能写,但陈一果认为,这是一种对于历史的亵渎。所以陈一果放弃了根据金陵大屠杀改编剧本的想法。至少十年之内,他不会再有类似的想法了。

    放弃了金陵大屠杀这种沉重题材,陈一果把视线放在了那些真实战役上。

    毫无疑问,百团大战肯定会是上面最喜欢的。但难度也是最大的,原因在于,当时的我党,太穷了,真的是小米加步枪,火炮有一些,坦克飞机基本没有。除了人多,就是人多。纯粹按照真实历史资料来写剧本,上面估计不会完全满意,认为我党太弱了,装备不应该这么差。但如果根据要求改了,拍出来了,估计观众们又会骂娘,认为与真实历史差距太大。

    而且,这样的一部电影也就只有在国内有市场,很难在国外上映。这样的题材,欧美不会感兴趣。东南亚国家也一样,基本没有兴趣引进。就连宝岛,估计都不会上映。

    票房,陈一果并不在乎,反正他只是编剧,又不是导演。他在乎的是,如果电影只在国内上映,就无法让更多的人看到岛国所犯下的罪行。

    真的要拍大场面,就只有选国党那边了。陈一果尤其看好五汉空战和飞虎队两个题材,是真正能够排成大片的题材。特别是飞虎队,象征着华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