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38.深谷为陵(第1/2页)  折枝花满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请大家静候24小时, 耐心等待哦。  但, 今日偏偏就需要这种作画技巧。找来当年父母喝酒用的酒壶, 酒杯,又找那叫簪花的大丫头问清了在苏州时父母房内的轩窗样子, 便信心满满地提笔作画了。

    并非十足写实,只是以镜头般的方式记录了真实的墨兰、酒具和月洞窗,其他则以想象为主,花树枝条充满梦幻, 点缀几只小小蝴蝶也是为了令画面生动起来。

    没有画人物,有此情此物此景, 足矣。

    往往,我们思念起多年前的某个人, 也是很少清晰地回忆其面孔身影, 想到最多的反而是同其在一起的碎片般的记忆:某日深夜街灯的光影,某个清晨细密的雨丝,某一幕电影里长长的镜头,某一首老歌里颤颤的尾音, 某一碗番茄鸡蛋面的亲切味道, 某一个黄昏不绝于耳的海浪声

    我不过是把曾经那些年的早春收集起来,取一个碎片给父亲看。

    只要找到准确的切入点,一个碎片足以令人疼痛并清醒。

    母亲口中的春分欢聚,特别像一首诗里说的: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因这元龙朝之前便是正史的元朝,再向前推,皆是正史。父亲也不难看出,这是五代诗人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会,夫妇祝酒陈愿,且是以妻子口吻娓娓道来,的确很应景。

    但不知怎的,唐笑笑并不喜欢这首诗。

    或许是现代女子的缘故,总觉得诗中的女子姿态颇低。若是从父亲的角度来看呢?应该会觉得自己娶了个很好的妻子吧,与之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好到不能再好吧。

    但母亲之前又有什么不好呢,不是一直都是个贤妻良母么,如果现在那小三已经出现,又岂是几句贤德的祝酒词便能轻松挽回的呢?这首诗反倒像在不停提醒父亲:你有妻子,你有家庭,你不要胡思乱想。

    越是这样,越是煎熬。求之不得,辗转反复。

    就好像一个长跑运动员沿着长长跑道跑步,跑到一个岔路的时候,他发觉另一条路上鸟语花香,很吸引他,便想改变路线。但是,他深知自己应该沿着既定的跑道前进,于是便矛盾重重:要么沿着跑道枯燥无味地跑下去,要么如脱缰野马一般向另一条路上飞奔过去,要么,就是停留在这个岔路口,又憧憬又沮丧地发着呆。

    这时候,如果在那规定跑道的方向树立一个指示牌,画上一个正确的箭头来引导他,往往会适得其反,他也许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捆缚,说不定还会激起逆反心理。

    想到这儿,笑笑将写好的那张春日宴撕掉了。

    再者说,画本是自己画的,以女儿的口吻来题夫妻祝酒诗,也并不合适。

    明朝之后的诗词,笑笑本无意剽窃,但无奈自己的才情薄薄,又偏偏在上一世为了能提高知名度,参加了个诗词大赛的节目,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背了好几本子诗词,很多好诗好词都印在脑子里了,需要的时候就嗖嗖往外冒。笑笑想好了,绝不会把别人的作品署名是自己的,不问便罢了,问了,就说是海外一个叫中华国的诗人们写的,那个国家人才济济,纳兰容若,吴藻,汪国真,席慕蓉

    想好了就用了吧。

    纳兰先生,对不住了啊。

    笑笑提起笔来,格外认真地在画畔写下一行小楷: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胡蝶儿。

    纳兰容若河传的最末一句,明媚又萧瑟的话,仿佛是深秋里做了初春的一个梦:你是否还记得,几年前的早春时节,你我簪花饮酒,赏桃看柳,有东风拂面,蝴蝶掠鬓。

    画是女儿画的,字是女儿写的,即便说是笑笑对儿时春分的记忆,也不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