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3.第 103 章(第1/3页)  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回六零的美好生活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  至于白面麦子, 那更是没有。今年许家庄交完公粮后,每人只分得了六斤麦子, 究其原因,因为许家庄有深井浇地, 天旱只能占一小部分,最主要的便是五九年种冬小麦时, 公社要让下面的村庄亩产万斤, 指挥着密集种植, 越密越好, 一亩地要下一千斤的种子, 超出了正常量的几十倍, 公社干部们给出的理由便是“种一收百”这下种一千斤,可不就能收获一万斤嘛。

    这个时代怎么种地, 全由公社领导说了算,不仅农民没有发言权,连生产队干部也没有发言权, 这样的高度密集种法,别说老农民了, 就连稍大点的农村孩子都知道肯定不能丰收,可是这事谁也不敢反对,稍有不同意见,便会受到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 虽然没有后面那十年厉害, 但也绝对够喝上一壶的了。

    为了创高产,公社的领导干部还发明了一个高招,那便是竖着播完种,横着再来一遍,还美其名曰“棋盘田”,一亩顶两亩,麦苗长出来后,一片片苗地活像“筛子网”。

    田里的麦芽长出来后,因为太密,大部分不能透风,很快便沤死了,活下来的也是又瘦又黄,到第二年夏收割麦的时侯,小麦长的像狗尾巴草,尺把几寸高,麦穗还没有婴儿的小鸡鸡长,有那么几粒麦粒子,还是干瘪的,大多数根本就没麦粒。

    夏收后除去给国家交的公粮,全村男女老少,人均只分了六斤麦子的夏粮,要靠着这六斤的夏粮,顶到秋收的时侯,可想而知谁家还会有白面。

    许家也是一样,白面没有,只有混着皮子一起碾碎的粗粮杂合面,就这面紧省慢省,刨除给城里许英送的,剩下的估计也熬不到明年麦收的时侯,只能指望明年春天,别像去年天气那么反常,今年天气一样干旱,能找些野菜,树叶,树皮之类的充饥。

    去年天气反复无常,该下雨时不下,不该下雨的秋收时却接连下了门上十多天的连阴雨,本该收获的庄稼全都发芽,沤烂在了田里。

    紧接今年也是大旱,地里种的庄稼全旱死了,连种子都赔了进去,一些靠井的地里,如果不及时从深井里抽水洗地,那是啥也不长,草都被饥饿的人们抢回去煮的吃了,更别提一些可以入口的树皮,树叶子了,只要是能入口的,吃不死人的基本都被大家伙弄回来吃了。

    尤其生产队里种的豆子刚长出的一扎长的小豆苗,那对于饥饿的人们来说,那可是无上的美味,虽然冒着被生产队抓住会很惨的风险,但逼的人都活不下去了,谁还会去管那些。

    还有许家庄周围近处的山林,基本上都被搜刮空了,至于说稍远一点的深山林,去年不是没人进去过,只活着出来了伤痕累累的三个人,其中一个没救活,剩下两个也残疾了,村里的人也就歇了再进深山的打算。

    不过想想也是,身强力壮的时侯进了深山都不一定能活着出来,更何况现在一个个饿的走路都打飘的时侯。

    许家庄的很多村民现在分胖瘦两个极端,瘦的是四肢像干柴棒捧着一个硕大的肚子,细细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干瘦的大脑袋,跟外星人似的。

    胖的那是全身都胖,眼睛都只剩下像指甲掐的一条细缝,其实这并不是胖的,而是肿的,饿的都浮肿了。

    就这,许家庄在这一片每天都会听见那那那又饿死人,那又饿的全家都绝户了的年景里还算好些,虽然也有饿干瘦的,浮肿的,晕倒的,但正是靠着这片山林,至少现在还没死人,不过再往后,如果还是这么个年景那可就难说了。

    许家的饭勺是掌握在许刘氏手里的,谁多,谁少,全凭老太太的心情。许向华很荣幸的分到了一碗不是很满,拉嗓子的菜糊糊。

    而另一桌上的女人除了许刘氏和许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