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0章 三花聚顶(第2/3页)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三花门答应送李轨一份大礼,帮他杀一个人——鲜卑人轲比能。

    三部匈奴崛起后,轲比能就率部做了匈奴人的附庸,他托庇于匈奴人的羽翼之下,野心勃勃地做着东山再起的迷梦。

    匈奴人攻打云中时,他为匈奴王出谋划策,成了大卫最为凶恶的对手。

    若是能在云中之战全面打响前干掉这个人,价值何止十座城百万兵?

    这个报酬很有吸引力,李轨暂时原谅了秦秋,让她重返长乐殿,经历了这件事之后秦秋气焰消减,人也安分了许多。

    等了近一个月,匈奴王终于力排众议决定效仿汉人军事名家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全力攻打云中,威胁太原,以此逼迫李轨从西域撤军,以间接的方式援助西域的盟友。

    匈奴王发下金批令,起三十万大军,分六路攻打云中。

    云中前线狼烟四起,示警声终日不绝。

    消息传来,举国震动。

    朝中大臣分作三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还有一派持观望态度。

    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辩不休,十数日没个定论。

    李轨怒道:“我大卫宁肯战败亡国,也绝不向鞑虏请和。朕有很多女儿,却一个也不想便宜草原上的鞑子。”

    和战之争遂晏。

    李轨于是发下圣旨,征调冀州卫军三万,豫州卫军三万,兖州卫军三万,徐州卫军三万,并州卫军两万,扬州卫军一万,荆州卫军一万,益州卫军一万,交州卫军五千并两京禁军三万,合计二十万五千人奔赴云中驰援赵云。

    又在太原设置大本营,由礼部尚书荀攸为都统,兵部c吏部c刑部c户部c工部侍郎c枢密使副使c监察院副都御史为副都统,全权筹集粮秣,支援云中前线。

    凉王李岛也接到调令率部出征,行前来向李轨拜别。

    李轨道:“你去云中,要寸步不离守着太子,太子安则军安,只要我们自己不乱了阵脚,匈奴必败。”

    李岛道:“子龙将军把中军设在原阳城,位置太过前突,一旦遭遇不测,必会动摇全军士气,请父皇手诏老将军,请他立即移镇云中,并在雁门关集结重兵,以保退路安全。”

    李轨怒斥道:“胡闹,子龙是前敌主帅,驻什么地方不驻什么地方需要我来指定?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回千里之遥,我若能隔空指挥,要一老将去边关辛苦作甚。”

    李岛挨了一通训,灰溜溜的抱头鼠窜。

    一旁来送茶的秦秋插嘴说道:“我觉得他说的没错,赵云倚老卖老,听不进别的意见,他把中军帐设在原阳城,平时当然没什么,但匈奴三十万大军来袭,那位置就太前突了,连我一个不懂兵事的小女子都看得出,他万一被围,岂不是累及三军?”

    李轨暴怒道:“你给我闭嘴,什么时候许你来干政了?”

    秦秋吃了一惊,又委屈又心酸,怒道:“有火冲勰昆发去,冲我来算怎么回事?!”

    说完把茶碗往龙书案上狠狠一顿,扭头就走。

    李轨不想跟这个人置气,因为你就算是气炸了肺她也无所谓。

    李岛和秦秋都说赵云的位置太靠前了,难道真的是他在部署方面出了问题?

    李轨叫人把地图拿来,重新分析了战场态势,不由得吃了一惊:赵云的位置确实有些太靠前了,原阳城北有武泉c北舆,东有定襄,眼下这三座城里都屯有重兵,主要是豫州和冀州的卫军,以步军为主。

    赵云向李轨分析过匈奴军队的特点:军队编制不适应打大仗,这是由他们的军队组织结构决定的,匈奴军队的内部结构很松散,号令不齐,而且很难统一,军纪主要靠长官使用魅力或暴力来维持,普通士卒的纪律很差,这样的军队不能打大仗,也不能打持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