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1/4页)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已完全采用中土传 统的木架构形式。但在某些兄弟民族聚居的地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 斯兰教礼拜寺,还有基本上保持着本地区和本民族在建筑风貌、结构和材料 上固有的特点。                                第三节 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是在统治阶级居住与游览的双重目的下发展起来的。这种 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 借景,构成富于自然风趣的园林。所谓自然风趣是设计时将大自然的风景素 材,通过概括与提炼,在园林中创造各种理想的意境,它不是单纯地模仿自 然,而是自然的艺术再现。在此原则下,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形成中国独 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早在商代就出现了,那时名叫 “囿”,是专供帝王官 妃们游玩的场所。以后的帝王和官僚、富商竞相效仿。到了明清时代,园林 建筑,特别是私家园林建筑达到了高潮。仅苏州一个地方,就有271处。苏 州园林不仅多,而且做工也精致、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的美誉。      我国古代园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帝王的宫苑,如承德避暑山庄、 颐和园;一是民间私人花园,如苏州的拙政园等,它们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

    ----------------------- Page 25-----------------------

    中国园林建筑主要是用木构架结构,屋顶举折起翘呈优美的曲线。园林 建筑常与山石、湖池、花本共同组成园景,在形式上又可分为厅堂、轩馆、 楼阁、桥廊等,配以匾额、楹联、棂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色彩的使用是我国园林建筑的特点之一,皇家园林建筑常采用黄色琉璃 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yīn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村以白色的台基;江 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建筑则多用青灰色的砖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与 门窗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园林中的假山叠石是我国园林的又一特点,多姿的叠石假山既装饰了建 筑本身,也丰富了园林的空间,产生了咫尺山林的效果。      中国园林融文学艺术与建筑艺术为一体,它的景色命名与园林题咏,抓 住每一景观的特点及空间环境的景象,再结合文学艺术要求,进行高度概括, 点出景色的精华与境界,使游人有更深的感受,这就是园林点景的作用。点 景的手法很多,有环境命名,建筑命名,对联、匾额、中堂、石碑刻石等形 式,以丰富观赏内容,增加诗情画意,给人以艺术的联想,并有宣传、教育、 装饰和导游的作用。园林题咏不但能点缀亭榭、装饰墙壁,而且可以发人深 思,追怀往事。如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上联写昆明附近东西南北的美丽 风光和富饶景象;下联对历代封建帝王统治云南,作了详细的评论,一横一 纵,触景生情,发人深思。唐 《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苏州的寒山寺佳景园诗 闻名,千古称颂。成都武侯祠的一幅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 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不但是观赏内容之一,而且是 政治警语。又有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与留厅阁,同样是一个赏荷的地方,前 者出 “香远益清”句,后者出“留得残荷听雨声”句。园林题咏,往往有画 龙点睛之效,帮助游人进一步了解周围景物的意义。      景色的命名大多为三字或四字。西湖十景是四字一名,避暑山也有四字 一名的,如万壑松风、云山胜地、无暑清凉等。三字一名的也不少,如黄鹤 楼、烟雨楼、小金山、狮子林、沧浪亭等。好的景色命名能起指导游览的作 用,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