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4/4页)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平原西部灌县附近岷江上的 “都江堰”,是公元前250年由李 冰父子率领群众修筑的。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和“宝 瓶口”等项工程组成。筑好都江堰后,成都平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 水门”,约300万亩良田得到灌溉,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另外,楚安丰塘  (公元前16世纪)、秦灵渠都是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汉龙首渠使用“井下相 通行水”的井渠法,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易崩塌的商颜山,使近60万亩盐咸 地变成良田。      我国开凿运河始于春秋,隋代以大规模开凿运河著称。大运河是世界上 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航行运河。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 1794公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六、机械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播种机械。汉武帝时,在前人一脚耧和二脚耧 的基础上制成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能一次把开沟、下种、覆盖的任 务完成。现代最新式的播种机的全部功能也不过再加上压实工序。      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东汉末年发明。最初是 利用人力转动,后来以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利用流水作动力的灌溉 机械,是元代时机械制造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人们利用自然力造福于 人类的一项重大成就。      我国宋代,由苏颂领导下制成的 “水运仪象台”(1088~1092年)是世 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它是把动力机械和许多传动机械组合在一个整体里, 通过一组横杆装置和齿轮系实现协调地自动运转,使它经常保持一个恒定的 速度,和天体运动一致。它既能演示天象,观测天象,又能自动计时、报时, 其中的擒纵装置比欧洲类似发明早约600年, “很可能是后来欧洲中世纪天 文钟的直接祖先”。      我国的冶炼技术至迟始于春秋中期,战国时已有可锻铸铁,并得到球墨 铸铁。百炼钢作为一种炼钢工艺始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是在块铁渗故后复 锻打的基础上,伴随着炒钢而发展兴起的。魏晋时期的灌钢法则是当时世界 上最先进的炼钢方法。      我国古代的许多科学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但由于长期封建统治,使 广大人民的聪明才智几千年来并没得到充分发展,此间科学技术上有过特殊 贡献的学者、技师和劳动人民常常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他们名虽不传, 但功绩是不朽的。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发现与                           技术发明向西方的传播

    ----------------------- Page 34--------------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