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修斯今天睡不着(第1/2页)  战火燃尽之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修斯睡不着,一直睡不着,木板床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硬,硌的他浑身难受。月光照耀在他脸上,同样晃的他越发清醒。到处飞窜的飞蛾与蚊虫哼哼唧唧,也让人难以安眠。

    修斯站起身来,试图点起灯看会书,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书里的内容好像一堆字的无意义的排列组合,他完全弄不清楚其中的意思。他归咎于喝酒没有喝舒服。

    修斯跳起身来,铺展地图,借着月光观察着上面的细节。

    莱茵,莱茵。

    现在人所称的莱茵地区,事实上是从易北河到莱茵河之间的狭长河间地,冲积平原占据了莱茵的绝大多数地区——肥沃的冲积平原可以养活数以万计的莱茵人,他们甚至能以粮食出口作为主要外汇渠道。

    但肥沃的土壤并没有产生富足的人民,莱茵地区常年饱受战乱之苦。广阔无垠,一马平川的平原不仅是农人种植作物的好去处,同样是它虎视眈眈的南方强邻——兰斯洛帝国纵横驰骋的重装骑兵一展身手的绝佳战场。兰斯洛帝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战马,他们的战马高大,奔跑迅速,耐力尚可,长于冲击。仅仅依靠这一支战无不胜的重装骑兵部队,就无人敢于同其争夺大陆第一陆军强国的位置。

    莱茵人想过无数破解这些恐怖的重装骑兵的战术,最后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这倒不是说这些战术无用,相反,他们给帝国骑士学院提供了相当多的战术范本以供讲授。

    固然这是因为兰斯洛帝国强大,但这同莱茵人本身的弱小也是不无关系的——他们的战役构想与战术细节可以入选骑士学院这样的顶级名校之课本,就足以证明如果它们得以完全实施后看起来还是大有可为的。但莱茵地区有公爵领,伯爵领,边境侯爵领,骑士领与堂区无数,各自独立的诸侯虽然名义上组成同盟,服从于联邦议会的决定,然而实际上哪能万众一心。在历次反抗入侵的战争中,主旋律从来不是英勇奋战至死方休,从来是阴谋,背叛,漠不关心与懦弱无刚的糜烂交响曲。无数的战役构想被这些摧毁,无数胜利的机会被故意放弃。

    于是他们饱尝弱小与分裂的辛酸。

    大多数王公贵族自怨自艾,得过且过,但所幸还有人为她而战——面对兰斯洛恐怖的重装骑兵,与背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捅出来的匕首。

    修斯抽了一叠纸牌,在地图上展开,白天兵棋推演的情况还记忆犹新。帝队在易北河边境集结了十万人以上,根据同兰斯洛帝国可能的兵力对比,这样的兵力似乎可以同敌方抗衡。

    但修斯推算的结论却是,如果将十个以上的军团开入莱茵境内,莱茵的道路交通设施就将无法承受运输压力,后勤补给就无法保证。这还没有考虑有可能到来的难民引起的交通拥堵。

    海路固然可以保证部分运力,但无奈帝国海军没有足够经费,运输船数量不足,必须要征用民船。而且这也要保证陆军一直在海岸线附近行动——这极大的约束了陆军的机动能力,并且会错过与敌人接触的最佳时机。

    突然修斯愣了一下,他注意到一个基本的细节,在推演中他们将敌人的一个重装骑兵百人队的战斗力等同于两到三个帝团大队。

    在当时的推演中,这被认为是信条。这个信条是从历次莱茵人抗击兰斯洛帝国入侵的战争中得出的——他们用生命证明,在对抗全速冲锋的兰斯洛帝国骑士时,步兵方阵至少要有八到十排才能有效遏制对手的冲锋。否则就是方阵被冲溃,几百个,上千个全副武装却心惊胆裂的人被人当畜生砍杀的结局。

    要结成这么大纵深的方阵,确实需要两三个军团大队没有错。

    但这样算真的正确吗?

    兰斯洛重装骑兵果真如计算中的那样,可以以一当十甚至二十吗?

    对此没人好回答,缅阳帝国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