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5 章(第2/4页)  穿越民国做间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

    “所以,今天我会花时间重点向你们讲解一下什么是谋略,如何训练你们的谋略。”说着,顾文生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大国,而纵观千朝百代,千行百业,谋略在各个领域中都被广泛的应用,可见,谋略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而谋略的应用之所以如此广泛,是因为它具有“一策而转危局,一语而退千军,一计而平骚乱,数言而定国基”的重要作用。但是,请你们注意一点,谋略不仅仅是yīn谋诡计,确切的说,它是我们思维的一种技巧和艺术,谋略本身没有yīn阳之分,yīn谋与阳谋只是体现在应用原则上的不同。”

    众女听了,或深思,或皱眉,或点头,显然,她们都在思考顾文生的这番话。

    “那么,我们该如何训练自己的谋略呢?谋略这个东西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比较抽象,甚至给人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谋略的神秘和复杂就望而生畏,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特工,我们必须学会谋略,否则,你永远只能是一个莽夫特工。好了,话不多说,现在,我就教大家谋略的修养和历练,也就是如何修谋和练谋。”

    见到顾文生终于说到正题,柳若雅等人一个个都瞪着眼睛,聚精会神的听着顾文生接下来的话。

    “首先,就是知识的储备。从历史上成功的计谋方略可以看出,奇谋良策的生成,无不源于丰富的知识,知识转化为智慧,由智慧生成谋略。诸葛亮、刘伯温等人想必你们多少都应该知道,这两位都是古代高明的谋略之士,曾经导演过一幕幕令人拍案叫绝的奇谋妙计,而他们为什么会设计出如此高明的奇谋妙计呢?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知识储备很丰富,完全可以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也就是说,知识,是谋略的基础,一个谋略家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见微知著、预测事物发展方向,因此,想要提高我们的谋略,我们首先要设计自身的知识结构。”

    说到这里,顾文生停了下来,看着眼前的六位美女,等待她们的发问。

    可是,等了片刻,却没有一女发问,这反倒令顾文生感到有些奇怪,之前的特训,这些美女可都是由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可现在却好像什么都明白了似的。

    又等了片刻,见仍问发问,顾文生却是忍不住问道:“对于刚才的这些理论,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六女同时摇了摇头。

    “真的没有吗?”顾文生还是有些不相信。

    六女还是同时摇了摇头。

    顾文生只得放弃,继续讲解道:“当然,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步,这是不现实的,而且我们也无法达到,所以,谋略的知识结构应该不求最优,但求最适用。”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训练的时候,首先应该有选择xìng的选取最为有用的知识去学习掌握,以求建立起一个虽不最优但却相应最适用的知识结构。而后,再将思维的触角向其它知识领域扩展,逐步博大精深,向最优过渡。”

    “当然,光学习也不行,还要结合实际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在勤奋学习的同时,要注重通过训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对策的综合思维。其实,这一过程也是提高谋略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孙子兵法》你们应该都知道,我想即使你们没读过也应该听说过,他的作者孙武自幼生活在齐国,祖父是齐国名将,耳濡目染、家风熏陶为他走上军事生涯提供了条件,然而,孙武之所以能够能为军事大家,乃是因为他热心于军事生活,十分重视观察、研究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精心研究兵法,吸取《军志》、《军政》和诸子百家的精华,从而形成了他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他经常亲自训练军队、带兵打仗,在实践和训练中形成了他的军事谋略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