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三章 变化(第1/2页)  重返青葱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饭馆也好说,让大姨去,大姨本来就有手艺,只在公家的大食堂干没意思,还不如去给自己家妹妹帮忙,大姨很痛快的点头答应,转头就辞工上岗了。

    最让人发愁的是干果店和批发市场,这两块利润大,但门道也多,想要搞鬼都没法说,就说蔬菜批发吧,雇工想要偷摸一笔是很简单的件事。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咱们今天货是大白菜,起货二十吨。价格是一块一斤,但这是二十吨不是而是斤,刚开始卖一块,那要是一块卖不出去呢?卖九毛你卖不卖,要是一块脱销,一块一是不是也可以,他完全就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抽成,卖一块的他说不好卖,卖了九毛,卖一块一的他说卖一块,没有人看着,这都是很简单的事。

    只要不卖熟人,随便来个生手就行,一天二十吨,有差价的货,他一天卖一吨,一个月多少钱?

    这还不是最难办的,难办的是等时间一长,人家进货出货的搭上头,跑去自己干,你能说什么?

    批发市场利润大,刘妈妈就想呆在那先看着。干果店那边,只能让刘二姑先去照顾着了。

    刘爸爸跟刘妈妈商量,要是物流公司真能想姑娘说的那样,那其他的生意就可以分出去了,也不便宜别人,就交给自己亲戚,到时候咱们就只顾大头。

    刘妈妈有点舍不得,也不太信这新办的邮递公司还能跟国家抢生意,就哼哼哈哈的答应着,只说以后啊,等以后看。

    刘爸爸心里笑刘妈妈小家子气,嘴里还得点头说还是老婆想的周到。

    这次回家,刘明宣还见到了刘明松家的小宝宝,一白胖白胖的小男孩,看见人就嘿嘿笑,张着胳膊让人抱。

    不抱还不行,人家会假哭,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不抱不高兴,不高兴了人家还有招,就假哭,哼哼唧唧的不掉眼泪。

    堂嫂笑着刮他小鼻子,说他是个鬼精灵。

    刘明宣笑着把人接过来,抱起来轻轻晃一晃,逗他,“大宝宝都这么重啦!”

    人家还会捂着眼睛装羞。

    就连刘爸爸都得承认,现在这孩子比他们小时候可聪明多了。

    早些年多穷啊,孩子都饿傻了,天天除了吃手指头就是流哈喇子,两岁不会说话的都比比皆是。

    不得不承认物质条件对人的身体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早些年的村里人普遍都长的不高,而跟他们同辈的男孩子大多都在一米七五以上,只有极个别的几个长的矮一点。

    他们街上有一个比她小一岁的男孩,父母都没过一米七,他自己长了个一米八五的大个,走在街上,街上的奶奶们都喊,歹竹出好笋。

    身为歹竹的孩子爸也一点都不介意这个说法,还天天见人就说,不是他长不高,是他们那时候家里太穷没东西吃,以前大家都吃什么?地瓜干玉米饼子,现在呢,都是面包加牛奶,要是放现在,他最少能再长十公分。

    街上的奶奶们就纷纷笑他,可算是沾了儿子光了,不过关于他能再长十公分的话大家却都不信,当年比你们家穷的可多了,你看人家高大个,穷也长那么高,长个一二公分还能说的过去,十公分?不要想的太美。

    一年好过一年,大家的生活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大家这两年都不再说谁家起了新房,谁家儿子娶媳妇,现在都说,谁家在外面买房了,谁家的儿子又上大学了。

    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大家的思想观念也开始跟着转变,回家她就听刘奶奶跟人闲聊的时候说起了一件新鲜事。

    主人公是他们街上靠西头的王家,王家在村里是大姓,人多,但不知道为什么,都挺穷,几乎家家户户都是靠分的那点地赚钱,他们这的地不行,不能种粮食,只能种菜,地块又不大,一家顶多也就是一亩左右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