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8 巫山(第1/2页)  镜天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巫山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其虽然在南唐境内,却并不属于南唐管辖之地。因为山上有一座神女峰,两百年前,南北两朝在襄阳城下立下分治之约时,神女峰上就有人发了话,说这巫山不属于南北任何一朝。

    至于那句话的原话是什么,江湖上有太多流传,说法不一,就像当年襄阳城外的那次风波一样,无论是独守城门击败南北江湖无数顶尖高手的高常侍,还是那突然驾鹤而来平息两朝征战的镜天阁阁主,他们身上都有太多的故事和色彩,光王慎听过的就有好几种。

    但有一件事,江湖上的传闻基本一致,那就是一百多年前,南唐曾派大军入驻金州,黔州和辰州,以鼎足之势压迫巫山地界。

    说起巫山地界,就不得不提南唐六道,南唐六道除了南边的静江和建昌两道之外,剩下四道都被长江一线贯穿,而这巫山正处于长江之上,位于重庆和江陵两道交界之地。其中重庆道的金州,黔州以及江陵道的辰州,都与巫山交界。

    而在这巫山的背后,那便是两朝分治后,处于独立地位的襄阳地界。

    所以,当年南唐平灭西胡之乱后,休整不到一个月的秦州边军镇西大营就意外拔营回撤,兵分三路分别进驻了金州,黔州和辰州。

    没有人知道当年那位唐王的真实想法,或许是为了试探下襄阳城的反应,彰显一下南唐平灭西胡犯乱之后四海清平的国威,也有可能是想趁机拔掉巫山这枚眼中钉,将这座地位超然的大山重新纳于南唐版图之下,直接打开襄阳西面的这道口子。

    然而还未等那位远居建康城的唐王下明确指令,巫山上先一步有了最直接的反应。

    就在当年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巫山之上四大剑君带着上百位在巫山潜修不出的剑道高手悄然下山潜入三州驻扎军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走了十几个大好头颅。

    第二天,建康城就收到了八百里加急密报,秦州镇西大营十数位将领同时遇害,整个镇西军营乱做一团,军中实权将领死了一半有余。当然,为此那上百位剑道高手也折损了二十余人,但却没有留下一具尸体,只是这些丧命剑客的随身佩剑全部插在军营辕门之上,整整齐齐,剑上血迹未干,触目惊心,竟是震得三大军营十数万人不敢轻举妄动。

    听闻这消息后的建康城内满朝震动,唐王更是当庭惊怒,朝中大臣纷纷进言说这些有功在身的将军没有死在青海湖畔与胡人厮杀的战场上,却被人暗杀死在了自己国家的营帐里,此仇不报,国威难显。

    于是,为了抚慰这些冤死营中的军中砥柱,同时也是为了挽回南唐颜面,这一次唐王带着满腔怒火御驾亲征,随行更是带上了无数朝中高手,可谓声势浩大,这阵仗比起半年前讨伐西胡都来得隆重。

    然而,就当南唐皇驾浩浩荡荡进驻江陵城的时候,巫山之上飘起一阵雨来。

    这是在那一年的秋天,巫山之上本就多秋雨,但这一阵巫山秋雨却飘飘荡荡一直飘进了江陵城中。

    接着,巫山上那方千古闻名的剑池之中就升起万道残剑,洋洋洒洒如天河横空一般飞往了江陵城。

    据说,当年若非那位随御驾亲征的老钦天监提前一夜发现天象有异,早一步传道箭预警,那远在千里之外的龙虎山和茅山两派数十位大真人也不可能在关键时刻赶到,替整座江陵城挡下了这惊天剑雨。

    传闻,那一次就连龙虎山坐关的掌教大天师都亲自出动了,然而饶是如此,他都没有留下这剑池万剑,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任由那万千剑雨重新浩浩荡荡飘回了巫山神女峰之上。

    上百年过去了,对于这件事的后事,没有留下太多传言,只知道巫山还是那座巫山,剑池还是那方剑池,而南唐朝中,那向来不被看中的钦天监一职却成了朝野上下炙手可热的职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