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1/4页)  西域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说歹说门被叫开了,一个瘦骨嶙峋的老汉站在门口,惊恐地盯着面前四个陌生人:“你们……我们没吃的了……没吃的啦……”

    鄂对伯克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说:“老大爷你误会了,我们是过路的,不问你要吃的,就想问问你,镇子里的人都去哪儿啦?”

    老人也是穆斯林,见鄂对伯克行礼,也哈着腰抚胸还礼,情绪稍微平静了些,仔细打量了大家后,小声告诉说:“清朝的队伍打过来了,准噶尔大汗把人都拉走啦,说是要充军,又说是要修筑营围子,大人孩子一个也不许留,fù女也不许留,连牲口都得带上……”

    这些话是真是假,鄂对伯克他们也无从把握。事实上,清军出兵之后,达瓦齐比兔子跑得还要快。此刻他的主力早已退到伊犁那边去了。在今天的伊犁昭苏县苏木拜河东岸,有一座格登山,当年达瓦齐就把队伍布置在山上,凭借临水的峭壁安扎营寨,准备死守。两路清军按照计划步步进逼,达瓦齐已经是三魂丢掉七魄,哪里还顾得上大人孩子和牲口什么的。不过,就小镇的实际情况看,也不可能有别的原因。鄂对等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还是阿什默特实在:“管他人去了哪里,咱先吃东西吧,我都饿得前心贴后背了,吃饱再说!”说着解开干粮袋。

    于是,大家找个避风的屋角,打开各自的羊皮水壶,一口水一口馕地吞咽起来,边吃边商量下一步怎么走。

    色提巴尔第伯克说:“兵荒马乱的,人都跑光了,估计找到伊玛木的希望微乎其微,莫如……”

    “莫如什么?莫如往回走?我知道你的心思,离开这么几天,想新娘子了不是?”阿什默特伯克说,“这个好理解啊,要是我,一步也离不开,那么漂亮的新娘子,我才舍不得离开她哩!”

    色提巴尔第伯克有点难为情,红着脸想辩解两句,可还没开口,就被达吾提的祖先鄂对伯克打断了:“我看这样吧,大家都先回去,我一个人到伊犁碰碰运气。”

    在战乱中寻找伊玛木(2)

    重情义而又不愿连累朋友,是达吾提的祖先鄂对伯克最显著的品xìng。他不想为了寻找自己的舅兄,让大家跟着颠簸受累。另外,鄂对伯克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独自上路目标可以小一些,万一遇上合适的清军队伍,自己就跟随队伍参军,把队伍带到南疆去!

    大家都不大赞同鄂对伯克的意见。阿什默特伯克当即表示,如果鄂对坚持一个人去伊犁,他无论如何也要陪同到底。他学过武功,路上可以做鄂对的帮手!

    这个理由听起来好像合情合理。但是噶岱默特伯克站出来反对。他提议,还是大家一起去伊犁的好。他认为清朝出兵不会就在北疆罢休,迟早定会向南疆进发。眼下天山北麓到处是兵,大家越是分散就越不安全,既然已经走到今天,要回就该一起回,要走也该一起走。

    最后大家还是按照噶岱默特伯克的主意,四个好友连夜又继续上路,趁着月色,往伊犁方向打马飞奔。大家在马背上都默默念叨:伊玛木这时候会在哪儿呢?

    以鄂对伯克对伊玛木的了解,清军这么大的阵势,他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伊玛木曾经告诉过鄂对,他是在为清军做事,所以到队伍上去找伊玛木,成功的把握xìng应该是最大的。毕竟在清军里面,维族人还是为数不多的。

    可是,事情的结果并不像达吾提买合苏提的祖先鄂对伯克想像的那样。越往北去,越接近战场,路上越不好走,几乎所有的路口都有哨兵在把守。四个人走走停停,进退两难,等他们赶到伊犁的时候,已经到了六月底。清军六月初十到二十四日,就完成了大规模的回撤,伊犁只留下了五百个官兵在那里驻守。

    鄂对伯克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