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学海无涯苦作舟(第1/2页)  回到五代当男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意思是说:君子要先取得百姓的信任,而后再役使他们如果还未取得信任,百姓就会以为是虐待自己。要先取得君主信任,而后去劝谏如果还未取得信任,君主就会以为是诽谤自己。这句话的意思你听懂了吗?”

    李少峰点点头,回道:“爹,孩儿听懂了。”

    “你复述一遍。”张文昌道。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李少峰一板一眼的说着,还挺有那么回事的,张文昌看着李少峰能将他说得有板有眼,也老怀欣慰。

    除了大年三十的时候,被放假半天之外,李少峰开始了他长达一年多的读书生涯。在另一个世界里,他还一度自诩自己为翩翩才子,经过张文昌的教导,他才知道自己以前学的那点知识是多么的浅薄,好的一点是,以前宅男的他,喜欢读书,还是有点积淀的,不然还真应付不来这个老夫子。

    一年多的时间里,张文昌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李少峰的身上,比教导自己的亲儿子还要严格,或者说,张文昌已经将李少峰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张文昌已经不对儿子还活着抱有希望了,将全部的爱分给了张婷莺,还有李少峰,从某种程度上说,给李少峰的爱还要多些。

    这一年多里,张婷莺不仅是身体长了一岁,而且已经可以小跑着自己玩耍,能说一个作为六七岁孩子会说的话了。张婷莺的好转,给生活越来越拮据的张文昌夫妇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即使在这一年天灾发生,地里颗粒无收的时候,李少峰还是在张文昌的坚持下,从论语中庸孟子,再到诗经全部学了个遍,尤其是论语中庸孟子可以做到倒背如流,诗经已经可以自己完整的读懂。

    但生活总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张文昌本来就没有了束脩,生活已经过得很紧吧,而乡里要求缴纳的赋税却增加了不少,只能变卖家里还能算值钱的东西来完成缴纳数额。天灾过后,家里的存粮已经很少很少了,如果不是乡正曾经是张文昌的学生,看了面子的话,张家现在唯一的男丁张文昌恐怕还得服徭役,日子会更加的雪上加霜。每日两餐除了自己和小婷莺的碗里可以看到点面食外,张文昌夫妇的碗里已经成了清汤寡水。马慧芳要么每天不是天不亮就下地劳动,要么就是在野外不停的挖野菜,张文昌夫妇的脸上已经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有青色的痕迹在了,晚上什么也看不见,这明显是营养不良的症状。每次当李少峰想把碗里仅有的那点面食拨给两位老人吃的时候,都是被怒骂而终。李少峰心里知道,这是两位老人可怜他和小婷莺,宁愿苦着自个儿,也不愿委屈两个孩子。

    有一次,老夫子张文昌在给李少峰授课的时候,竟突然晕倒了。后世而来的李少峰知道,张文昌的身体因长达一年没有吃过像样的东西而透支了。在他的规劝下,老夫子只吃了一顿带面食的清汤,就又不肯再吃了,之后又回到了老路上,继续每天吃他的野菜汤。好景不长,就在李少峰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年零五个月里,也就是李少峰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年的春天里,老夫子张文昌病倒了。

    家里值钱的东西已经变卖一空,生活的拮据,使他们想请个郎中都不得,张文昌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吊着命。周围的人也不比他们好多少,因天灾的影响,生活的困苦,使大家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也丧失了。隔壁家的周老汉,已经将长到十岁的孙女以一袋小米的高价卖给了里长。保里的吴三娘在将自己两个孩子活活饿死之后,依然疯疯癫癫的苟延残喘的活着。张秀才为了能吃几顿饱饭,已经将相濡以沫多年的妻子典给了远房亲戚李癞子。听说王婶为了让儿子不被饿死,已经以一个窝头的代价陪西头的光棍睡了好几个晚上了。这样的事情不一而足,比比皆是。

    一年多的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