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言 五国风光惨不支(第1/2页)  回到五代当男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欧阳修新唐书:观夫开元之治也,则横制,骏奔百蛮及天宝之乱也,天子不能守两都,诸侯不能安九牧。两句话道尽了历史的沧桑。前一句说的是大唐王朝最美好c最辉煌的时光,那时候的大唐王朝国家统一c边疆稳固c政治开明c经济繁荣c物产丰盈c文教复兴c文化发达c国泰民安c对外交流频繁c社会充满自信,真正一派盛世景象。后一句说的是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提兵十五万从范阳起兵,一次空前的浩劫,惊醒了大唐王朝的春梦。从此,大唐王朝一蹶不振,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c汴,达于徐方,北自覃c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中原地区一片荒凉。正如杜甫诗云:“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王朝的国力每况愈下,一蹶不振,再也没有真正实现统一过,吐蕃c回鹘等外族不断对大唐王朝构成威胁,藩镇割据c武将叛乱c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的发生。从公元756年6月13日,因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c杨国忠等后宫和少数大臣逃出长安奔向d开始,大唐王朝的皇帝前赴后继c乐此不疲的开始了出逃路公元763年10月,土蕃入寇关中,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公元783年11月泾原军哗变,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公元880年,黄巢军到达潼关,未经过大的战斗,唐军便“喧噪烧营而溃”,大宦官田令畋挟持唐僖宗和部分后宫狼狈逃出长安再到公元885年,李克用因对朝廷重用朱温不满,起兵南下,大败朱玫,进逼长安,田令畋再次挟持唐僖宗和后宫西逃凤翔公元886年,田令畋又劫持唐僖宗逃到宝鸡,准备入汉中公元896年,李茂贞攻入长安,唐昭宗逃到华州公元901年,李茂贞和朱温混战,朱温累胜,在此情况下韩全诲劫唐昭宗逃往凤翔,投靠李茂贞,902年李茂贞被朱温击败,昭宗被挟持回长安一直到公元904年,朱温逼迫昭宗和百官离开长安和关中,并将他们迁往洛阳。在这断时间内,统治集团主动或被动离开长安达到9次之多,长安城被攻破也达5次之多。堂堂一国皇帝,为避祸,逃出京城的事就出现了9次,都城因混战也被攻破5次之多,这在历史上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c史无前例的。一国已经皇帝c皇都如此,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治下的百姓更是生活恓惶c苦不堪言。在全国各地,蕃镇节度使掌有地方政权与大部分藩镇割据兵权,也大都成为世袭制,不受唐王朝的统治。故而,晚唐的政权主要以平息叛乱为主,而无暇顾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且,皇帝在经济c政治c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此时的唐王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重重。但名义上唐朝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阶段,藩镇势力一定程度的受到了打击,朝廷的权力曾一度的得以恢复,如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平定淮西后,河南c河北的藩镇曾被迫献地服从。到907年唐天祐四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就连表面的统一也不复存在,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

    这一时期,前后出现了十多个政权,有时在中国范围内同时存在的政权就超过十个南方与北方基本上都处于分裂状态;每个政权的疆域范围都不大,有的政权只拥有弹丸之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c后唐c后晋c后汉与后周,也即通常说的朱c李c石c刘c郭,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共有54年,其中最长的后梁也只有短短17年时间,最短的像后汉,只有4年。期间,皇位更换频繁,54年间共出产皇帝1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