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4.强攻镡津(第2/3页)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敢在没找到目标的情况下硬闯南宋如此庞然的军营。

    不多时,信息经过层层上报,传递到赵洞庭的营帐里。

    南宋的暗哨竟是损失有二十四个之多,而且个个都是一剑封喉。

    便是赵洞庭也看得出来,这定然是高手所为。这让得他的脸色有些凝重起来,那些江湖高手,总是战争中难以估量的因素。他们不擅正面冲杀,却有孤身袭营,取敌将首级的本事。

    只可惜,赵洞庭军中除去乐无偿外,并无这样的高手。

    元朝势大,现在太多的江湖高手都已经被他们拉拢,如赵虎、赵大这种,要想袭营,身手还稍嫌不足。

    对此,赵洞庭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士卒将那些暗哨的尸体焚烧,大军仍是不动。

    这夜直到天明,倒是没有再发生什么事。

    绵延十余里的军营中冉冉有炊烟升起。

    赵洞庭传令下去,用过早饭,三军开拔。

    斥候先行,早已在天色还未亮时就有数队驰马而去。

    数个小时后,大军终于到那斥候探报说有元军埋伏的峡谷前面。

    两侧都是山丘,中间是不过五米宽的碎石路,狭窄的地方,更是只有两米宽。地形和碙州岛葫芦口尤为相似。

    南宋大军就在峡谷外扎营造饭。

    赵洞庭用望远镜观察峡谷两旁山丘,嘴角勾起微微冷笑。

    斥候探报,峡谷两旁的元军伏兵早已经是撤退了。显然,他们也谈情了南宋军卒的虚实,兵力不足,估摸着埋伏也占不到多大便宜。

    据赵洞庭的观察,山丘上的确有着元军生火造饭的痕迹。

    他偏头问旁边同样拿着望远镜的秦寒,“你觉得这股元军是从哪里来的?”

    秦寒放下望远镜,稍为惊地看了眼赵洞庭,随即大道:“二十里外,镡津县。”

    他听说这望远镜是赵洞庭发明出来的,着实惊讶。因为即便是那些鬼谷学宫中的鬼才们,也从来没能发明出来这种东西。以他的学识,自然能想得到这不起眼的小小东西,在战场上却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赵洞庭闻言,眉眼微挑,“何以见得?”

    秦寒道:“他们生火造饭的痕迹极浅,说明随军带的粮食极少,方圆五十里内,只有镡津县。”

    “硬攻?”

    赵洞庭又问。

    秦寒轻轻点头,“文丞相和阿里海牙兵力交缠,难以展开决战,能吞掉他们一股算是一股。”

    赵洞庭不再迟疑,当即吩咐下去,大军准备攻取镡津县。

    日头高照,分外炎热,炊烟再度升起。

    双方斥候如今都已是明目张胆,南宋斥候驰马到镡津县外,元军斥候也敢到离南宋大军不过千米外的地方观察大军情形。

    偶尔双方斥候相遇,便会就地展开厮杀。

    大战未起,光是斥候就已折损不少。

    到这种时刻,双方显然都已经是打定主意。赵洞庭他们打算硬攻,而元军兵力不足,自然打算坚守。

    只是让得赵洞庭稍有不满的是,己方斥候并未能探明镡津县内元军的虚实。

    虽然说从旗帜、守城器械的数量上可以估量出元军兵力,但这些,元军也可以用掩人耳目之计故弄玄虚。

    他觉得古代刺探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当然,往往也因为是这样,古代的战争才会跌宕起伏,常常有变故发生。

    还未到傍晚时分,南宋三万五千军马已齐齐开赴到镡津县外。

    镡津县是滕州重镇,中级县,城墙以青砖搭砌而成,高达十余米。

    城墙上,元军旗帜兀自飘摇,许多士卒站在上头严阵以待,一系投石车高高耸立,弩车在弩基外露出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