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4章 书院门前事 二(第1/3页)  回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宝六载的正月十八,新年的热闹渐渐散去,上元过后的长安城开始变得有些冷清。(棉花糖小说网 Www.MianHuaTang.Cc 提供Txt免费下载)

    六载正月里的天气骤然寒冷了很多,没有了年前的暖和。前些天刚下了一场雪,到现在还没有融化完,清扫的积雪零落地堆砌在各个里坊的偏僻角落,各家各户的房檐亭角上面还残留着冰冻后的白雪,迎接着朝阳的温暖。

    平日里最为热闹的东西两市、平康坊等地方在新年的喧嚣过后变得车马冷落。

    而位于城南的书院却迎来了新年以来最为热闹的一天。

    上元过后的正月十八日,是应天书院开学的日子。过了一个完整新年的书院学生在这一天回书院报到,天宝六载的书院生活便正式开始了。

    从天刚亮开始,便有马车、行人陆陆续续地往书院这里赶,待到朝阳初升,漫天霞彩映照在书院的时候,通往书院的大路上已经挤满了行人和车辆。

    过来书院的这些人中除了书院的学生以及随行的家长、仆人之外,更多的却是长安城中的读书人。之所以赶在这一天过来书院,是因为新年开学的第一天书院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进入书院参观,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旁听一下书院的讲学。

    自去年书院创办以来,应天书院的名头在长安和大唐各地开始传播。书院又请来了哪位名士、大儒过来教学,又有谁前去书院大门处破解张贴的题目,书院的课程又教授了哪些新奇的学问……等等等等,都成了长安城人们热诵的话题。

    因为书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多从外地过来长安的学子慕书院之名而过来参观,却都不得进入,难免多少会有些遗憾。这次书院开放,这些人哪里会错过机会,自然是呼朋唤友的过来书院,想看一看名动长安乃至大唐的应天书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人群络绎不绝地往书院而来。因为大部分过来的都是读书人,书院大门处的护卫对进入书院的人并不怎么检查,偶尔碰见可疑的不过是过去盘问一二,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放了行。而其中摆摊做生意的摊贩却是不允许进入书院的。

    商人的嗅觉往往是最敏感的,大约是猜想到书院开学的这天人会很多,有些商贩早早就过来书院大门附近摆起了摊位,贩卖些饭食、日用品之类的东西,而其中也有摆摊位卖书籍的人,吸引了不少过来的读书人驻足。

    人群之中也有长安城的勋贵子弟。这些人过来书院自然不是想看什么学生入学,更多的是为了观察这个由圣上亲自命名的应天书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或者说是想由书院来探查一下背后的李清和侯府。

    马车、车辇等禁止进入书院。过来送学生的车辆、马匹都停在了门口,报到的学生下了车,自己拎着行李等就进了书院。过来参观的书生自然也依例步行进去,没有什么怨言。然而,总有一些特殊的人,这其中有些还是混迹长安城的勋贵子弟。

    “看见没有,这是尚书府林侍郎家的小郎君,本郎君更是出身魏大都督府,你竟然也敢拦?也不看看你是什么身份?在长安城,还没有什么地方敢不让我们进的,一个小小的书院也想拦我们。”

    书院门口,一位年纪轻轻做书生打扮的人耸着肩叫喊着,他前面站了一名书院的护卫。

    对方亮出身份,那护卫也不惧怕,只是笑着说道:

    “两位郎君,书院有规定,禁止车马,两位想进书院参观就请便,但是这两匹马不能进去。”

    “哼,书院的什么破规定,规定一下这些个穷酸书生也就罢了,也不看看老子什么身份,书院规定岂是能管得了我的。”

    那人见护卫不放行,怒道。

    林侍郎家的郎君,大都督府上的子弟自然是尊贵人物,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