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3章 向皇帝要人(第1/2页)  回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沉香亭畔,湖面上的微风吹来阵阵清凉。灯火辉煌的龙池岸边一场歌舞正在进行,场中领舞的是杨玉环,霓裳羽衣的舞曲在杨玉环流衣宽袖、曼妙飘然的身姿腾挪间婉转悠然,如人间仙境。

    人群当中,坐在玉真公主身边的李清看着场中的舞蹈有些兴致阑珊。七夕佳节,李隆基特意在兴庆宫沉香亭设宴邀请皇族、大臣共享晚宴。过来参宴的除了皇族的王公之外,便是位列相位的李林甫、陈希烈等人。

    参宴的人里面出现杨钊和杨玉环的几位姊妹,李清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些日子,李隆基对杨玉环愈发宠幸,整个杨氏在长安城成了最具权势的家族,就连李林甫有时候对杨钊这个五品的官员也谦让三分,一直以来深受李隆基宠爱的玉真公主在杨玉环面前也要礼让。

    在座的人们都是长安城最为显赫的人物,李清在这里的身份比较小,倒成了今晚上最不起眼的一个人,李清也乐得逍遥,除了最开始跟众人见礼之外,几乎整个晚上都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倒像是神游物外。

    当然,并不是没有人留意李清,相反的是,场中大多数人整晚上都在有意无意的观察着长公主这位义子,此时的开国县侯李清。

    陈希烈坐在人群当中,看着玉真公主身旁的李清,心中多少有些迷惑。按理说,像陈希烈这种混迹官场这么多年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是见过的。最初的时候,陈希烈对李清并没有太关注,李清给陈希烈的印象就是一个初得富贵的少年,刚入长安就莽撞地跟长安城中的勋贵子弟打架斗殴,惹是生非。

    虽然事后李清低调很多,但陈希烈认为李清应该是受了长公主的责备,或者是知道了长安城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心生惧意,所以沉寂了。

    而随着李清的才名在长安城响起,陈希烈对其倒是感兴趣了。在知道李清跟长安城中的那些纨绔子弟并不一样的时候,陈希烈多少还有些惊讶,不过随后想想,能够被长公主看重收为义子,并被道门领袖司马宗师收为关门弟子,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才对。这两年李清在长安城中的表现也确实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出来的。

    特别是最近李清编纂的《数学要义》和《论语正义》的出版,让陈希烈这位才华出众的左相也对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陈希烈精通玄学,犹精《老子》和《周易》,并不是李林甫那种学识不高、靠溜须拍马而位极人臣的。陈希烈是有实实在在的学问的,早年更是于书无所不览,虽然于《论语》一书并不似《老子》、《周易》那般精通,但还是有自己的一番见识。今早陈希烈也收到了李清派人送来的《论语正义》,翻开来时的确是大吃一惊,以至于整个晚上几乎都在观察李清的动向。

    难道这位小侯爷真的是无心于仕途而一心做学问?陈希烈心中暗自猜测。

    李林甫对李清的态度和此前所有的动作,陈希烈是知道的。李林甫不希望出现一个因为受圣上宠信而平步青云跟自己分庭抗礼的人,虽然李清看起来实在是年轻了一些,但是依旧在李林甫的关注和提放之中。

    此前李林甫没有大的动作还是因为李清暂时对他形不成什么威胁。而上次李清赴李适之的晚宴就让李林甫警觉了很多,随后想着采取行动却无从着手了。没想到李清竟然自己辞去了大理寺少卿的职务而专心于书院的建设,看上去好像再无心于朝廷的争端,而那次前去李适之府上也像是顺路所为。

    陈希烈看了一眼不远处坐在太子李亨附近的李适之,暗自皱了下眉头。李适之这些天闭府避嫌,显然是在李林甫面前示弱,然而没有想到今晚上竟然也会出现在宫中的晚宴上,难不成又有了入仕之心?

    不知道李相有什么想法,陈希烈往李林甫那里望了一眼,见李林甫关注的观赏着歌舞,好像并没有注意到宴会上的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