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3章 王和之(第1/2页)  回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能够在这里见到李清,王和之多少有些惊喜。

    前次李清的资助,王和之一直铭记在心。来到长安以后,王和之就一直打探李清的下落,希望能够当面向对方道一声谢意。

    然而长安城如此之大,人口众多,王和之仅仅知道李清的名字,对于其身份、身世一无所知,找寻起来自然困难重重。

    在长安城,除了跟居住在一起、境遇相仿的刘晏、裴元俊、李少阳等人交往深厚之外,王和之认识的人并不多。

    这几人中间,刘晏年纪最大、才情也最高,幼时就有神童之称。小的时候刘晏见到过不少的达官贵人,不过后来家道中落,刘晏为生活所困,整日里忙碌照顾家中老小,渐渐名声不显,近几年在长安城的科考也并不顺利。

    裴元俊才华倒是不高,不过却是一个习武之人,所习练的武艺是家传绝学,一身功夫在王和之眼中倒也出神入化。裴元俊过来长安是考武举的,跟王和之、刘晏等人认识也算是一个巧合。

    四人之中,李少阳的才华跟王和之相仿。然而李少阳的运气却是最好的,在年初的春闱,几人之中只有李少阳中了三甲进士,不过因为没有什么门路,在仕途上并没有丝毫的进展,所以只好待在长安城等待,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官缺。

    因为同病相怜,几人倒是意气相投,往来密切,这次在《长安时报》刊登出王和之的诗作之后,王和之名气渐显,被邀请去参加诗会、宴会的机会多了起来,偶尔倒也能够接触到一些达官贵人。

    每每有这样的机会,王和之都希望刘、裴、李几人同去,也算是有机会去接触一下勋贵,多一条晋身的门路。不过通常情况,裴元俊都是拒绝掉的,说什么一个习武之人去参加什么诗会之类的话。刘晏偶尔也会跟去,倒是李少阳经常会和王和之一起赴会,希望能够给自己找到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

    今天过来,王和之只不过想结识一下文渊斋的主人,顺便看能不能打探到《长安时报》背后那位侯爷的信息。到了文渊斋才发现,店中是一拨一拨的书生,虽然都是过来买书买报,但是几乎都是存了跟王和之差不多的心思。

    文渊斋的店主贞焕热情地招呼着进店的每一位顾客,打发店中的伙计忙里忙外。王和之上前跟贞焕打招呼,闲聊了几句,才知道贞焕并不是文渊斋的主人。王和之表示自己过来道谢的意图的时候,贞焕略微犹豫了下,去后堂请示过才把王和之带到了店后面。

    说实话,王和之刚看到店中那些书生脸上隐藏的那种期盼,想到自己之前的处境,心生感触,多少有些觉得悲凉。不过,待见到李清的那一刻,心头忽然变得有些温暖。

    王和之并不知道李清的身份,两人也只是见过一面,然而王和之第一眼还是认出了李清,于是惊喜地打招呼。看到李清回过身来,身上穿的衣服虽然华贵,但是略微有些脏,王和之不动声色地暗道:

    “应该是劳作的时候弄脏的。”

    从之前李清出手的阔绰,到刚才贞焕对待李清的态度,王和之猜想,这间文渊斋应该就是李清家中的产业了,李清果然如自己猜想的那样是一个富家子弟,只不过一个亲自劳作的富家子弟并不多见。

    “好久不见,上次多谢李兄慷慨解囊,王某还没有来得及道谢呢。”

    王和之态度热络,笑着上前跟李清道谢,随后看着四周忙碌的伙计,有些迟疑地问道:

    “这……是李兄家的产业?”

    “嗯,算是。”

    李清笑着说道,

    “上次与王兄相见,转眼就是一年,倒是在长安城没有遇到过王兄,最近可好?”

    李清见王和之的神色远比之前在寺庙那里见到时要好的多,心中也有些高兴的,随即放下自己手头并不算忙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