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昆仑奴 上(第1/3页)  回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有人跳了下去,奋力的游向先前落水的身影。

    之前落水的人在冰冷的河水中挣扎,但很快离船远去了。这时候的船上才出现嘈杂的脚步声和叫喊声:

    “快,快划船,别让那小子跑了。”

    船上有人掉过船头,撑船快速的追了下去。后来跳水的人,接过船上跑过来的绳子,爬上了船。原来是先前跳下去抓人的。

    李清好奇的看着这一幕,正想着让马车停下来,花解语在边上忙道:

    “不要看了,小郎君。马上就要宵禁,我们要急着赶回去。”

    李清无奈,只好从车厢的窗口往外使劲瞅。

    先前跳水的人看起来水性很好,顺着洛河水转眼间就游出去很远,待船只掉过船头追过去的时候,基本上快要看不到人影了。这时候从附近的旌善坊里出来四五个人,腰挂长刀,身穿统一的圆领锦袍,头戴幞头,是负责巡查的武侯,看到河上的动静,紧忙跟了下去。

    天色已经变的黑了,道路上有星星点点的灯光照出来,映在缓流的洛水上面。河面上的不多的几只船上的火光照在水面上,越发显得暗了许多。刚才的船只离得远了,已经看不清楚。

    李清回过头来坐好,看着花解语问道:

    “刚才好像有人逃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大概是逃奴。”花解语说道,“偶尔会有奴婢逃跑的事情。”

    在唐朝,奴婢的地位十分低下,几乎相当于畜产,在《唐律疏议》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其实有些时候奴婢还没有牛马等牲畜值钱。奴婢完全是主人的私产,生死尽在主人之手。有点奴婢受不了压榨,胆大的逃了出去。但是下场一般比较悲惨,抓回来打死的很多。

    其实在李家同样有奴婢存在,家里很多做仆役、随从的就是奴仆。但是自李清穿越过来以后,在李家倒是没有看多家中虐待奴婢的情况存在。只是知道当时把李清弄丢的仆人差点被李仁济打死。

    在李家,很多时候是老太太掌家。李仁济虽然是家主,但是做生意经常外出,除了自己带的随从等奴仆,家里面的大约还是老太太在管。

    老人仁慈心善,很少出现体罚仆人的时候,对待服侍的丫鬟、奴仆们很好,特别是贴身丫鬟例如花解语等更是极好,根本不像是对待奴婢的态度。因此家中的丫鬟、仆人等伺候的也尽心尽力,忠心的很。否则弄丢李清的仆人当时暗中怕是早就逃了。

    逃奴,李清皱了皱眉头,看样子刚才逃跑的那人水性不错,只是在这么冷的河水中又能坚持多久呢,被抓住的话估计下场就惨了。

    虽然作为后世人的李清对那人的遭遇颇为同情了一把,但是同情没有用,只希望那人能顺利逃掉吧。离宵禁的时间很短了,希望船上的人能放弃追捕。但是在这即将宵禁的洛阳城内,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远看模样应该是昆仑奴,水性很好,大约能够逃掉吧。”花解语看着李清,见李清有些同情的样子,小声的说道。大概自己是丫鬟的缘故,花解语还是希望刚才的人能够跑掉的。

    “昆仑奴?”李清自然是不陌生的,前世只是见过黑人和深棕肤色的人。历史文献中大致还是把昆仑奴看成是由当时的非洲黑人或者是南洋那里的土著人构成,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卷发、黑皮肤等。

    其实刚才跳下去的那人李清并没有看清楚。眼见有历史上著名的“昆仑奴”在自己面前跑掉,还是挺好奇的。

    刚才的变故已经远去,看不见也听不见声音了,马车拐过旌善坊,很快便进了修文坊。到家后,又是忙乱一番,老太太出来接过李清,安排仆人、丫鬟收拾东西。

    忙乱了一天,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倒是刚才的昆仑奴在李清的脑子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