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2 衣锦还乡(第1/2页)  三国眼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遵命!”吕翔和于氐根立即出列领命,领了兵符就去准备了。

    第二天,张凉在蓟县城内外巡视,查看俘虏们在清扫街道,修筑城墙,还有就是将城外那些矮墙都去掉,把护城河重新挖开。

    这些原本都是他们自己造的孽,现在让他们自己来复原,也是非常正常的。

    不久又收到唐县传令兵带来的书信,是张辽写来的。原本张凉害怕自己这里大军一撤,袁绍又会率军来攻打唐县。

    不过现在看来并没有,根据张辽所说,经过间谍们的工作,已经探查清楚,袁绍已经不在广昌了。

    袁绍当初留在广昌狙击张凉,也是被逼的,如今张凉撤退了,他自己也要退回去邺城休养。这一次大败,让他心力憔悴。

    袁绍和其它几个巨头诸侯相比,就是缺少了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输了一次大仗,就会萎靡不振。

    而不是像刘备曹操这些人,输了就逃,逃了再组织人马来打,打不死的小强。

    既然袁绍已经退回去冀州了,张凉就又开始谋划进攻广昌。

    反正现在和袁绍已经水火不容了,永远都不可能真正的友好下去。既然这样,就要趁早做个了断,免得等到袁绍从伤痛中恢复过来。

    冀州的资源比幽州好很多,如果不注意,有可能就会被拉开实力差距,到了那个时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根据情报,袁绍留下了大将颜良在驻守广昌,并且有三万大军,加上后方中山国的支援,随时可以增援到五六万的兵力。

    这个实力,比张凉安排在唐县的兵力更强上一分。虽然统帅方面,张辽可能强于颜良,但是单挑又打不过,再加上是攻城,所以这个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了。

    张凉正一个人在思索这些破事伤脑筋,太史慈前来求见。

    “子义有何事?”

    “主公,这个。。。”太史慈说着,从衣袋里拿出一个东西。

    张凉一看,这不是当初派他去守蓟县的时候给他的锦囊吗,又没起作用。

    “你拿来还给我吗,不必了,留着做纪念吧。”张凉挺尴尬的。

    太史慈赶紧解释:“不是这样的,我是在想,当初主公的计策中说了,如果张燕作乱,我军就坚守蓟县,等待敌方粮草耗尽,再等援军一起包围黑山军。”

    “对的,我们这一次也基本上就是这样操作的。”张凉点点头,作战方针基本一致,虽然实际执行中有所变化。

    “当初主公还提到,如果剿灭了张燕,则趁机从涿郡进攻冀州,另外打开一条通往冀州的大道,不知这个计划,如今是否可以实施了。”原来太史慈想的是这件事情。

    当初张凉之所以会摆下这个计策,主要的原因是唐县战局未定,希望通过攻击冀州别的城池,分散一下袁绍的兵力。

    如今显然这个不需要了。

    但是,联系到张凉正在头疼的事情,这又是一个值得再探讨的办法。

    张凉一边踱步一边自语:“避开袁绍重兵把守的广昌,转而从涿郡南下攻击冀州的河间国,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一个人想这种事情是太累了,于是张凉去把田畴给叫了过来,把大概的情形和他分享了一下。

    田畴听后,也觉得可行:“袁绍如今兵力全部都在北部,在南部河间国这里守兵必定不足。原本这里由于被黑山军相隔,我军过不去,但是如今黑山军已经被剿灭,那么从蓟县通往冀州的通道,就不存在阻隔了。”

    “那么就赶紧制作一个作战计划出来吧!”张凉喜欢在作战前,让几个将领互相商讨,然后把主要的计划都草拟出来。

    “主公,幽州涿郡和冀州河间这一代地形,我还需要一些时间去了解。”田畴办事是非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