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1 土地能这样改革?(第2/2页)  三国眼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收,积少成多,过个几百年,土地应该就没收得差不多了。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修改继承法,三国时代,子承父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现在新时代来了,不能这样继承。如果父亲将田地家产传给儿子,要交10的税费,这样等过了一两百年,也就被收得差不多了。

    当然,在这之前,最重要的是,其他土地都是官方的了,任何人不可以随意搬迁。如果搬迁了,那么你的老房子地基就没收,以后再盖房子,都必须和官府租地。

    租约是很优惠的,可以给你70年,够用了吧,反正你们平均寿命也没那么长,还可以考虑改成40年。租金也很便宜,如果没有钱,还可以和官府贷款,不吃不喝种地二十年就可以还清了。

    张凉还在这里处理墓地风波,趁机改革土地所有制。京都长安,已经收到了他和蔡邕的奏章。

    如今朝政大权都在董卓手中,董卓的得力干将是李儒,智力90以上的男人。

    看完奏章以后,董卓知道了,刘虞和公孙瓒已死,公孙度也已经被赶到边疆一角,该派何人去担任幽州牧一职呢?

    李儒早已经想清楚了,建议直接就让张凉担任幽州牧!这是为何呢?因为,如今张凉大权在握,就算派遣一个董卓的心腹过去,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不带兵过去,人家翻脸就可以将你抓起来,囚禁起来做傀儡。如果带兵过去,那更不现实了,这一路上十八路诸侯都还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帜,一言不合就可能打起来。到时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

    当然,李儒是不知道这句歇后语的!

    董卓思索了一下李儒的话,有道理啊,那怎么办,就认命张凉为幽州牧吧。

    “张凉没有派别,不是什么人的门生,把他扶持起来,正好起到瓦解关外诸侯的结盟。”李儒继续销售他的观点:“根据探子消息,冀州如今已经被袁绍抢夺到手,袁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呼百应,再加上冀州乃是钱粮重地,如今袁绍得了冀州,简直如虎添翼,如果丞相不给予一定的控制,假以时日,恐怕。。。”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