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1章 新官上任(第1/2页)  三国眼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常侍早就在卖官了,不过考虑到影响,也基本只是将官位卖给和大族有关系的人,而郡守以上的位置更是如此。

    张凉知道自己身份达不到要求,于是就在金钱上翻了两翻,整整五百两黄金,张让心动不已。

    除了花钱贿赂十常侍走偏门,在正道上张凉也很有自信能够凭借这次战事获得功劳。

    原本心想刘虞手下没什么大将,自己手上有赵云,头功肯定跑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后来出现了刘备三兄弟,虽然带来一些威胁,不过在张凉努力下,在军功这方面也没落下风。

    而且刘备还有鞭打督邮的罪责在身,又不得张让的喜欢。尽管这样,张凉心中还是很忐忑的,当圣旨封他为渔阳太守的那一刻,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这件事情一直压在张凉的心中,这时说出来给别人听,浑身都感觉轻松了不少。

    不过,张凉又叮嘱道:“如今十常侍臭名昭著,我是没办法才走这条路,虽然我当官不会去迫害百姓,但说出去终究不好听。我这是看在你是我心腹的面上才告诉你这个秘密,你可千万要守口如瓶。”

    “主公请放心,藤鹰绝不会对第二个人说起这件事!”

    186年9月,年仅十七岁的张凉正式当上了渔阳太守。

    圣旨让就地遣散军队,刘虞这文人没认识到天下即将大乱,到时候手中没有军队可不好办事的状况,真的就在渔阳附近将原本五万人的队伍给遣散了,每人只发了二十两的白银。

    这些人中有一些是刘虞家族中的私人队伍,大概三四千;还有一些是其他大族资助刘虞的,大概有一万,被遣散后各自回家族中去了。

    其余的公孙瓒带走了五千,刘备带走两千,最后剩下近三万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刘虞从冀州和幽州南部招来的贫苦农民,因为天灾活不下去了才投军的,毕竟生命诚可贵,不是逼不得已,一般的人怎么会加入军队当炮灰呢。

    现在刘虞突然把他们遣散,虽然每人发了二十两的白银,但是也不足以让他们以后吃穿啊,所以有些人就来投奔张凉。

    张凉得到报告后才重视起这件事情,自己手中兵力不多,虽然有一万,但精锐只有五千人,要保护好整个郡八个县确实太少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将这些人吸收了。

    这都是经过战事洗礼的老兵了,只要再经过赵云或太史慈这些统御超高的神将训练一下,绝对可以成为精锐。而且收编他们也可以避免一大群无业游民在自己属地内闹事的可能性。

    于是张凉命令周仓和斐元绍,先在城门口张贴榜文,然后摆下招兵摊位,开始对那些被遣散而无家可归的人开始筛选。

    最后挑选出了两万精壮之士,张凉看过他们的属性,经过几次战斗,这些幸存者武力都达到了正规军20的要求。

    剩下还有五千人老弱,由于无家可归,张凉也把他们收编了起来,充当民兵使用,主要负责各县城的巡逻和站岗。

    加上从张举的投降部下中挑了五千人,这样张凉手中的部队人数就达到了四万。张凉将其中一万人安排到各县中维持治安,剩下的三万人交给赵云训练。

    原本张举手下有五千骑兵,可惜在狐奴一场恶战,被张凉杀了一半,渔阳城破后又逃了一部分,还被刘虞公孙赞刘备等人瓜分了一些。

    最后张凉自己只留下了一千余匹战马,加上原本自己手下的,勉勉强强凑够了两千的骑兵队伍,平时这些人交给赵云训练。

    部队人数多了,就得好好重新整理。渔阳原本还是张举的老巢,如今虽然解放了,难保不会有个别死忠分子搞破坏。

    要管理军队,还得靠将领,自己已经升为太守了,也得给他们升一升。于是张凉让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