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5章 郭正阳的故事(第1/2页)  活了三辈子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故事大概是从8年前开始的。

    那时候的郭正阳,还是郭氏家族的嫡系弟子,是家长的亲孙子,但他父亲是入赘的,也因此不太受人待见。

    郭正阳的母亲自他记事起就是个很要强的人,而他没有见过父亲,也从没有人提过,就好像他没有父亲一样。

    他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他没有爸爸,他母亲告诉他说,因为他父亲太没用,所以被家族抛弃了,并告诫当时还年幼的郭正阳,说:“如果你不好好用功读书,将来你也会和你父亲一样,被抛弃的。”

    生在书香门第也是相当辛苦的,郭氏家族的子弟日程里有早课和晚课,剩下时间除了解决生理所需,就是背书背书,来避免自己在早课和晚课上被老师打手心。

    郭正阳读书的天赋并不好,老师的评价就是天资愚钝,记忆力不好,别人背十遍,他得背一百遍,差不多是这种程度。

    郭家的每个嫡系从小就会在身边安排一个年龄相同,性别相同的书童,配弟子读书。

    这些书童是被挑选出来天资聪慧的孩子,或是孤儿,或是还未睁眼时被郭家收养,来与嫡系子弟们形成竞争,到了十二岁,就会有一场考核,从书童和子弟里选出一个较好的人,若是书童被选中,就会被那嫡系子弟的长辈收养,而那个嫡系子弟就会被废为庶子。

    总之,赢的人会受到郭家的重点培养和资源倾斜,而输的,则给予一般家族的资源支持,随后放任自流。

    别以为这只是形式,郭家的养子可是多得数不甚数,书童大概有三成的概率成为养子,之所以概率不算很高,是因为郭家良好的基因——当然是习文方面的。

    舒竹笙读过的《赵国列城详情》中,对郭家的描述是这样的:郭家子弟,皆才思敏捷,文章朗诵三遍就能背诵出来。

    郭正阳可能不巧传承了他父亲的基因。

    他母亲一开始是逼着他不断刻苦刻苦,甚至曾隐晦地打压他的陪读书童,然而并没有用,他的书童依旧稳稳地压郭正阳一头。

    然后他母亲就彻底放弃了郭正阳,对他的事完全不过问。大概一年以后,他母亲再嫁,嫁给了一个据说相当聪慧的家主养子。

    郭正阳后来了解到,郭家竞选家主是从上一任家主的子女里选的,其考量的标准只有两条,第一是思想能不能达到标准,第二是子女有多少成就。另外,家主本人不能在郭家以外担任过任何职务,配偶不得是除郭家以外习文的人,而且家主可以是女的。

    郭正阳的母亲大概是想尝试一下竞选家主之位,因为她的竞选对手只有她的二哥和她的五弟,其余的不是担任要职,就是与其他家族联姻了。

    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郭正阳被她母亲放弃了——她不如多花点力气多生几个。

    郭正阳那时候还不懂事,以为自己要被抛弃了,惊恐地度过每一日,甚至曾因为被子没盖好在半夜惊醒,害怕自己已经被扔到了郭家的大门外。

    就这样他来到了十二岁。

    毫无疑问,他的书童取代了他嫡系子弟的位置,而他被贬为庶子,然而他庆幸的是自己没有被赶出去,另外,一个郭家管事告诉他他可以走出郭家了——他还从没出去过呢。

    然后他就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他先是遇到了一个路过善德城的剑客,觉得很帅,他想学。

    但他知道郭家是不会允许嫡系子弟学武的,哪怕已经被废为庶子。

    郭正阳那时候很讨厌书,除了一种书,那就是小说。

    郭家也有很多的小说,但大多比较真实,更侧重人情世故,以让自己的弟子更早地成熟。

    因此,郭正阳第一次出门的时候,好歹还是懂点东西的。

    善德城有关武学的书少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