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李文娟(第1/2页)  风轻云淡那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乡里回来后,孙局长又召集我们研究了两次,然后又给分管县长汇报了一次,分管县长也十分感兴趣,又给县长汇报,然后县长又给书记汇报,又召开书记办公会研究,最终决定上马余江河下游水系改造项目。

    说起来,原先乡里的报告也说要改造,但县里没有同意,孙局长说要改造,县里却同意了,按孙局长的说法,就是他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改造的。原先乡里的报告只是提到了解决淹地的问题,而孙局长却是把改造的重点放到了整体开发上,结合余江河下游水系改造,打造全县综合生态c旅游c房地产于一体的新兴片区。

    县里统一意见后,立即成立了由区长亲自挂帅的项目指挥部,孙局长任常务副指挥,通过县里积极争取,该项目也成为了省市的一个重点项目,并从资金上给与了大力支持。有了资金,县里的积极性更高了,才三四个月的时间,余江河下游便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开始热闹起来。

    我也被安排到指挥部去,指挥部这边孙局长说是常务副指挥,实际也靠不上,大多数都是于局长c李工和我三个人在这,其中于局长总体负责,李工负责工程方面的事,我在指挥部主要是联系市水利局那边,跑一些规划c手续什么的,因此这段时间经常去市里。

    局里也给指挥部每个人配了个手机,联系好方便一些。有一次去市里办事时间晚了,便住在那里,闲来无事,便约了同学吃饭。因为是因公出差,可以报销,便由我来请大家,并单独给李文娟打了个电话,让她带着孩子一块来,李文娟说到时看情况,带着孩子不一定方便。

    晚上李文娟并没有来,酒喝得不少,与大家边喝边聊,不禁时时回想起大学时的场景,便愈发想起李文娟现在的境况。吃完饭大家散去后,我到超市买了个电动玩具还有一些小孩的零食,到了学校,我给李文娟打了个电话,李文娟正在学校小广场,还是上次碰面的那个地方带着孩子玩呢。

    到了地方,这次的李文娟神色要好一些,李文娟见我还买了东西,便说“要不去家说话吧”,等到了李文娟家里,我把玩具和零食放下,然后把其中的遥控汽车拿出来,李文娟的儿子见了,便拿着在房间里玩了起来。

    坐下后,李文娟倒了杯水放在我面前,我看了一下四周,房子收拾干净整齐。李文娟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过的怎么样”,我问道,“还好,现在也逐渐习惯了一个人了”,“你现在还年轻,可以再找一个”,“离了婚,还带着个孩子,不好找了”,“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在一个传媒公司做文员,不远,就在学校四边”“收入还好吧”“生活也够用了,主要是孩子上幼儿园,离家近一点,接送比较方便。你呢,有孩子了吗”“哪有,我现在连媳妇在哪还不知道。”,我简单把工作以来的情况说了一下,不过并没有提及李丽的事。

    “唉,当时本以为自己是最幸福的,却想不到”,说着,李文娟又沉默起来,不一会,眼泪便流了下来,一时,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任由她的眼泪肆意流淌,这时,李文娟的儿子玩着遥控汽车来到沙发旁,见妈妈流泪,“妈妈,你怎么又哭了,是不是我惹你生气了”,“没有,乖宝宝,妈妈没事,玩去吧”,我把纸巾拿到李文娟面前,她擦干了眼泪,“让你见笑了”“没什么”,“快一年时间了,前半年一直浑浑噩噩,这段时间也逐渐看开了,不过一想起来,还是觉得心里堵得慌,想找个人谈谈,又怕给家里人说了让家人担心,想不到这段时间又遇到了你”。

    那天晚上,李文娟把她毕业后的情况对我诉说了一遍。原来,在上学的时候,当时的力学教师见到李文娟后一见倾心,便千方百计经常与她接触,当时这位教师博士毕业时间不长,年龄相差六七岁,属于年轻有为,比起李文娟周围的学生来,可谓有天壤之别,于是李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